[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制造导航雷达保护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560.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开荆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6 | 分类号: | F16M11/06;F16M11/18;G01S7/02;B63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制造 导航 雷达 保护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导航雷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导航雷达保护支架,包括固定筒,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底座,底座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脚,支撑脚的上端设置有接收器,支撑脚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筒,旋转筒的右侧啮合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联轴器。该智能制造导航雷达保护支架,在极端天气下,通过蜗杆带动缓冲块上移并在衬板外壁斜面产生滑移,蜗杆以万向联轴器为轴心产生偏转,蜗杆带齿部分离开啮合位置,旋转筒转过一定角度后蜗杆在复位簧片压力下复位重新与旋转筒啮合,从而实现在接收器接受外力过大时,旋转筒自动卸力,以防止支撑脚和蜗杆等传动构件在大力矩下因应力集中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航雷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制造导航雷达保护支架。
背景技术
雷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发现并测定物体空间位置的装置,其中导航雷达作为军用转民用的成功案例,已经在很多民用船只上使用,为民间船只出海保驾护航,大大增加了民间船只出海的安全系数,也是船只能够长期出海的保障。但是舰载雷达由于其工作特性,往往需要安装于舰桥的顶部,这使得雷达往往需要对抗出海时会遇到的种种恶劣天气,现有民用舰载导航雷达均使用加强型支架,尽可能固定雷达以保护其在恶劣天气的安全,甚至有大型船只配备有多个备用导航雷达以预防不测,这些方式都会增加成本和船体排水量,且占用了有效空间。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导航雷达保护支架,具备结构紧凑、能有效应对恶劣天气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民用导航雷达设置成本高、抗恶劣天气能力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结构紧凑、能有效应对恶劣天气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导航雷达保护支架,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上端设置有接收器,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右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联轴器,所述万向联轴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制动圈,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下端锥齿轮啮合连接有两个行星轮,所述行星轮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制动圈,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行程齿轮,所述行星轮外部耦接行星齿圈,所述行星齿圈的右侧齿轮啮合连接有电机主轴,所述蜗杆的上端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外侧设置有衬板,所述衬板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正对缓冲块的上方设置有缓冲簧片。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套接在内部支架外的筒结构,其下端面设置有向内的环形齿条。
优选的,所述外螺纹的旋升角应不超过五度,所述固定筒内部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旋转筒为外壁设置有齿圈,内部中空的筒形件,其内应根据需要设置有线材与电子器件的固定机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行星轮对称设置,套接在行星齿圈内部设置的轴上。
优选的,所述行程齿轮与底座下端面设置的环形齿条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衬板为分块的斜块板件,内侧形状与缓冲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缓冲座为中心开设有倒立圆台的圈形结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导航雷达保护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制造导航雷达保护支架,通过遭遇恶劣天气时蜗杆发生一定程度的轴向移动,带动缓冲块压迫缓冲簧片,触发极端天气保护,第二制动圈解锁,第一制动圈锁住第一传动轴,接收器停转,防止剧烈磨损伤害蜗杆与旋转筒齿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开荆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开荆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