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皂膜流量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576.3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范明;俞凌杰;赵永强;郑伦举;王强;芮小庆;刘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F1/38 | 分类号: | G01F1/38;G01F1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朱明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计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皂膜流量计,包括:计量管,其用于测试气体的体积或流量;以及平行直管,其与所述计量管平行并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平行直管与所述计量管在顶端处通过上桥管连通,所述平行直管与所述计量管在底端处通过下桥管连通;其中,所述上桥管的直径小于所述计量管的直径。利用该皂膜流量计,能够使得气泡被带到平行直管中破泡和回收,不影响在计量管中进行下一周期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仪器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皂膜流量计。
背景技术
皂膜流量计是实验室常用的传统的气体流量和体积计量工具,几十年来尽管发展了多种电子计量的方式,但是气体在流量计中的运动过程及皂沫的运动方向并没有变化。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皂膜流量计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计量管主体11、造泡剂存储管12、进气管13和乳胶头14,在其底端的造泡剂存储管12中存储有造泡剂,其液面高度远高于进气管13的高度。通过进气管13通入待测气体的同时,挤压下方的乳胶头14,气体通过造泡剂后形成皂膜,气体推动皂膜向上运动直到顶端管口15,通过人工或电子方法观察皂膜在计量管主体11上的玻璃管刻度区的移动速度,从而获得气体流量或体积的数据,皂膜离开计量管主体11的刻度区,继续向上,最终在管口15破灭。
然而,当气体流量较大、造泡剂液位比较高、挤压底部的造泡剂进行造泡时会形成多个气泡粘结在一起上升,当这组气泡到达顶端时,可能只有部分气泡破裂,而其余气泡则会顺着管壁向下慢慢移动,此时必须人工清除后才能进行下一周期的测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半封闭式皂膜流量计,其通过设置与计量管连通的平行直管,使造泡剂在该直管中破泡和回收,不影响环境,且不影响下一周期的测量,其半封闭式环境使管壁保持长时间润湿。
本申请提供的皂膜流量计,包括:计量管,其用于测试气体的体积或流量;以及平行直管,其与所述计量管平行并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平行直管与所述计量管在顶端处通过上桥管连通,所述平行直管与所述计量管在底端处通过下桥管连通;其中,所述上桥管的直径小于所述计量管的直径。利用该皂膜流量计,能够使得气泡被带到平行直管中破泡和回收,不影响在计量管中进行下一周期的测量。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行直管包括直管主体和球形破膜部,所述球形破膜部位于所述直管主体的轴向方向上且与其连通,所述球形破膜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直管主体的直径。通过该实施方式,使得气泡在到达球形破膜部的时候,由于表面积迅速扩大,导致皂膜破裂,造泡剂会在该直管内下落或沿着管壁下滑进入下桥管中,实现循环使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计量管包括:计量管主体,其外壁设置有刻度;造泡剂存储管,其连通地设置于所述计量管主体的底端并设置有进气管,所述造泡剂的液面高度高于所述进气管;以及乳胶头,其设置于所述造泡剂存储管的底端;其中,所述计量管主体的顶端与所述上桥管连通,所述造泡剂存储管与所述下桥管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管主体的直径和所述计量管主体的直径相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桥管与所述平行直管和所述计量管一体式烧制成型;或者所述上桥管为单独的软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桥管与所述平行直管和所述计量管一体式烧制成型,或者所述下桥管为单独的软管。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行直管的直径大于所述计量管主体的直径。通过该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设置球形破膜部的情况下,使气泡破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封闭塞,其用于封闭所述排气口。通过该实施方式,在不需要进行测量的时候,可以使用该封闭塞封闭排气口,起到防尘作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封闭塞上设置有轴向通孔。通过该实施方式,使得在进行计量的时候也能够使用该封闭塞封闭排气口,起到排气作用的同时也能够起到防尘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