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洞岩心模型的制作方法及模型、水驱油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641.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7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国;岑学齐;杨立红;牛骏;王海波;苏建政;张汝生;李孟涛;柴国兴;吴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5/08;G01N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 模型 制作方法 水驱油 实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岩心模型的制作方法及模型、水驱油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目标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缝洞特征及缝洞中填充介质的特征,并选取钻取的全直径岩心;2)对全直径岩心进行洗油,测量全直径岩心的气测渗透率,之后将全直径岩心沿轴向对半剖分;3)在全直径岩心的两侧断面上,依照目标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缝洞特征依据相似准则刻蚀裂缝溶洞网络;4)在裂缝溶洞网络中按照填充介质的特征,将对应的填充介质置于裂缝溶洞网络中;5)将对半剖分的全直径岩心相对合并密封连接,以形成包含填充介质的缝洞岩心模型。本发明真实地反映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特征,并能够探究填充介质及填充程度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油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缝洞岩心模型的制作方法及模型、水驱油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构造复杂,主要储集空间有大型洞穴、溶蚀孔洞和裂缝,且分布不连续,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在实际油藏注水开发过程,存在含水上升速度快,含水率较高,采收率较低,剩余油较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去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改善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状况。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特征及流体在储层中的渗流规律作为研究该类油藏开发的基础,制作与其储层特征相近的岩心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流体在岩心模型中的渗流规律,进而能够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该类油藏开发,提高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因此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岩心模型的制作对研究流体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的渗流规律尤为关键。
目前采用的模型均存在着一些问题:①有机玻璃刻蚀模型方面,有机玻璃性质与真实岩心性质(例如润湿性等)相差较大,不能够真实反映油藏真实状况;②小型平面模型方面,小型平面模型多是二维模型,通常将裂缝处理为狭长孔道,忽略了垂向裂缝,导致流动规律表征出现偏差;③缝洞独立单元模型方面,未充分考虑充填介质及充填程度(缝洞型油藏裂缝内的充填一般以搬运充填和方解石充填为主,且搬运充填物多为岩石颗粒;溶洞的充填方式包括垮塌充填、化学充填及搬运充填,大多呈充填或半充填状态),无法真实反映缝洞型油藏特征。综上,使用上述模型研究流体渗流规律与实际会存在较大偏差,研究结果无法真实地反映流体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规律。
因此期待研发一种缝洞岩心模型的制作方法及模型、水驱油实验方法,以真实地反映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特征,同时能够探究填充介质及填充程度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油的影响,以获得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过程中流体渗流规律,以提高该类油藏的水驱采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洞岩心模型的制作方法及模型、水驱油实验方法,真实地反映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特征,并探究填充介质及填充程度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水驱油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缝洞岩心模型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目标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缝洞特征及缝洞中填充介质的特征,并选取钻取的全直径岩心;
2)对所述全直径岩心进行洗油,测量所述全直径岩心的气测渗透率,之后将所述全直径岩心沿轴向对半剖分;
3)在所述全直径岩心的两侧断面上,依照所述目标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缝洞特征依据相似准则刻蚀裂缝溶洞网络;
4)在所述裂缝溶洞网络中按照所述填充介质的特征,将对应的填充介质置于所述裂缝溶洞网络中;
5)将对半剖分的所述全直径岩心相对合并密封连接,以形成包含所述填充介质的缝洞岩心模型。
可选地,所述目标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缝洞特征包括裂缝和孔洞的大小、位置、走向、深度,所述填充介质的特征包括填充介质的种类及填充程度。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全直径岩心的两侧断面上刻蚀的裂缝溶洞网络相互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裂液用洗油破乳剂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岩心样品洗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