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用式挖藕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743.4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6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忠;白国瑞;姚荣苗;董昭;涂鸣;曾荣;周勇;王伟康;韩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31/00 | 分类号: | A01D31/00;A01D44/00;B60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汪丽丽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用 式挖藕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式挖藕机,包括:底盘架;机体,其设置于底盘架的上方且与底盘架固定连接;位于机体的两侧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与底盘架连接;用于为行走机构提供驱动力的动力机构;设置于机体上以用于对藕进行挖掘的挖掘机构;位于机体的两侧的悬浮机构,悬浮机构与机体连接。水陆两用式挖藕机在水中行驶时,由于浮筒的浮力,可以避免整机陷入淤泥之中;进行挖掘工作时,利用挖掘机构对莲藕进行挖掘,不论是在浅水、沼泽地或陆地,水陆两用式挖藕机都可以正常行进,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挖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用式挖藕机。
背景技术
由于藕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受到人们的喜欢,是现阶段人们饮食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类佳肴,因此,藕的种植也得到很大推广。但是,由于莲藕生长泥巴下面,给莲藕的采挖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现有的采挖方式主要是通过挖掘人员借助铁锹、藕铲等工具进行挖藕,挖掘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水陆两用式挖藕机,以解决现有的莲藕的采挖方式挖掘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陆两用式挖藕机,所述水陆两用式挖藕机包括:
底盘架;
机体,所述机体设置于所述底盘架的上方且与所述底盘架固定连接;
位于所述机体的两侧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与所述底盘架连接;
用于为所述行走机构提供驱动力的动力机构;
设置于所述机体上以用于对藕进行挖掘的挖掘机构,所述挖掘机构包括与所述机体连接的挖藕架、安装于所述挖藕架上的挖掘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挖掘抓进行挖掘的驱动组件;
位于所述机体的两侧的悬浮机构,所述悬浮机构与所述机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与底盘架固定连接的行走支架以及套接于所述行走支架上的滚轮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与所述机体固定连接的液压马达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液压马达上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套接并固定有与所述滚轮链配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滚轮链啮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挖藕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机体铰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支架的第二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挖掘抓铰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以及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机体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二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一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第二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第三液压缸的第一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第三液压缸的第二端通过一转轴与所述挖掘抓铰接铰接;
其中,所述转轴的轴向沿水平设置,所述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以及所述第三液压缸的轴向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浮机构包括多个浮筒。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浮筒的轴向沿竖向设置,至少部分所述浮筒的轴向沿水平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筒位于行走机构远离所述机体的一侧,并且所述浮筒与所述行走机构可拆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陆两用式挖藕机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板以及第四液压缸,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端通过一连接轴与所述机体铰接,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端通过一连接轴与所述支撑板铰接;所述第四液压缸的第一端通过一连接轴与所述机体铰接,所述第四液压缸的第二端通过一连接轴与所述支撑架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7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