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4863.4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2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陈汇川;雷鹏;王伟;陶家兵;张萍;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24 | 分类号: | B60R25/24;B60R25/25;B60R25/20;B60R2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王肖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2x 联网 技术 车辆 防盗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防盗模块、智能车载单元、智能路测单元以及后台服务中心;
所述在车辆熄火断电后的预定时间内启动;
所述智能车载单元用于在车辆重新启动后对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进行认证以及对智能车钥匙进行识别;其中,
在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通过以及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的情况下,所述防盗模块解除工作状态;
在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通过、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认证不成功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单元发送预报警信号至所述后台服务中心,所述后台服务中心向指定的车辆所有者的移动终端发送授权信息;其中,
在所述授权信息通过的情况下,所述防盗模块解除工作状态;
在所述授权信息未通过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单元向所述智能路测单元发送防盗求救指令,所述智能路测单元将所述防盗求救指令发送至指定范围内的其他车辆的智能车载单元以及向所述智能车载单元反馈警告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车载单元包括:
智能车钥匙识别模块,用于根据RFID无线射频技术对所述智能车钥匙进行识别;
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主驾驶位上的人员的人脸信息,以对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进行认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车钥匙包括:低频接收单元、第一存储单元和高频发射单元;
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模块包括:低频发射单元、第二存储单元和高频接收单元;其中,
在预定的范围内,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模块向所述智能车钥匙发送包含低频天线识别码的低频信号,所述智能车钥匙向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模块发送包含高频天线识别码的高频信号;
第一存储单元中存有预设的低频天线识别码,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存有预设的高频天线识别码;其中,
在所述高频接收单元接收到的高频天线识别码与所述第二存储单元中存有预设的高频天线识别码相同且所述低频接收单元接收到的低频天线识别码与所述第一存储单元中存有预设的低频天线识别码相同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通过;否则为智能车钥匙识别未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车辆状态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后备箱、车窗、车门以及引擎盖状态;其中,
在所述车辆状态监测模块检测到所述车辆的后备箱或车窗或车门或引擎盖被非正常方式打开时,所述智能车载单元向所述智能路测单元发送防盗求救指令,所述智能路测单元将所述防盗求救指令发送至后台服务中心以及指定范围内的其他车辆的智能车载单元。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车辆熄火断电后的预定时间内启动所述防盗模块;
在车辆重新被启动的情况下,对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进行认证以及对智能车钥匙进行识别;其中,
在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通过以及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认证成功的情况下,所述防盗模块解除工作状态;
在所述智能车钥匙识别通过、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认证不成功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单元发送预报警信号至所述后台服务中心,所述后台服务中心向指定的车辆所有者的移动终端发送授权信息;其中,
在所述授权信息通过的情况下,所述防盗模块解除工作状态;
在所述授权信息未通过的情况下,所述智能车载单元向所述智能路测单元发送防盗求救指令,所述智能路测单元将所述防盗求救指令发送至指定范围内的其他车辆的智能车载单元以及向所述智能车载单元反馈警告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V2X车联网技术的车辆防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进行认证以及对智能车钥匙进行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对智能车钥匙进行识别;
识别主驾驶位上的人员的人脸信息,以对主驾驶室的人员身份进行认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达尔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48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