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5064.9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1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戚栋;岳晓伟;金正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上建华煜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24/34;C04B18/14;C04B22/10;C04B24/04;C04B24/24;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地址: | 3130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渗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防渗混凝土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硅酸盐水泥145‑150份;铝酸盐水泥86‑96份;河砂795‑859份;碎石950‑994份;水111‑134份;粉煤灰55‑60份;减水剂7‑9份;补强剂52‑56份;晶体抑制剂37‑41份,晶体抑制剂为碳酸氢钙或醋酸中的一种。其制备方法为:按计量比称量各组分原料放入强制搅拌机中充分搅拌混合至均匀然后取出,在一个小时内进行浇筑成型。本发明的防渗混凝土可用于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其具有减少晶体的产生,减小混凝土微裂纹的扩张,使得水不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渗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在各种土木工程、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和地热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寒冷的海水中,混凝土浇筑后,由于低温环境下混凝土中的水泥发生水化反应会放热,在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会升高,而外界环境温度低,造成混凝土内外有温差,内热外冷,使得混凝土收缩产生微裂纹,而海水中的硫酸盐可以进入混凝土微裂纹与混凝土中水化反应的产物氢氧化钙反应,形成结晶,晶体生长使微裂纹胀大形成裂缝,使得水向混凝土中渗透,最终导致混凝土整体崩坏和开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混凝土,其具有减少晶体的产生,减小混凝土微裂纹的扩张,使得水不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渗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具有使得混凝土各组分混合更充分、更均匀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混凝土,所述防渗混凝土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硅酸盐水泥145-150份;
铝酸盐水泥86-96份;
河砂795-859份;
碎石950-994份;
水111-134份;
粉煤灰55-60份;
减水剂7-9份;
补强剂52-56份;
晶体抑制剂37-41份,所述晶体抑制剂为碳酸氢钙或醋酸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晶体抑制剂和补强剂,还采用铝酸盐水泥代替部分硅酸盐水泥,晶体抑制剂可以与水化反应的产物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物,沉淀物可以填补由于温差造成的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微裂纹,补强剂则使得沉淀物更容易附着在微裂纹中,使得海水不易进入微裂纹,从而减少了海水中的硫酸盐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减少了晶体的产生,而铝酸盐水泥发生水化反应又可以形成非常致密的由水化铝酸盐、碳酸钙等组成的表面层,进一步减少海水进入微裂纹中生成晶体,因此,通过铝酸盐水泥、补强剂和晶体抑制剂的协同作用,获得了减少晶体的产生,减小混凝土微裂纹的扩张,使得水不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防渗混凝土中各原料的重量份为:
硅酸盐水泥147份;
铝酸盐水泥90份;
河砂795-859份;
碎石950-994份;
水111-134份;
粉煤灰55-60份;
减水剂8份;
补强剂54份;
晶体抑制剂39份,所述晶体抑制剂为碳酸氢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上建华煜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上建华煜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50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