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蝶形引入光缆自动收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5431.5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8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成;范建川;高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26D5/16;B65H54/30;B65H54/44;B65H54/553;B65H67/04;B65H75/14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沈成金 |
地址: | 6113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蝶形 引入 光缆 自动 收线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蝶形引入光缆自动收线系统,包括自动收线装置和控制系统,自动收线装置包括收线架、水平移动框、定位组件、驱动组件和收线盘,收线架上设置有水平移动框,收线盘设置在水平移动框上,水平移动框可沿着收线盘的径向方向水平移动,定位组件和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收线架上,定位组件与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收线盘轴线方向的两侧,收线架的顶部设置有横梁,横梁与收线盘的轴线平行设置,横梁上设置有移动过线装置,移动过线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切线装置。能自动对收线盘进行定位,实现了快速安装,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收线均匀和人工投入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缆收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蝶形引入光缆自动收线系统。
背景技术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现普遍采用蝶型光缆,蝶型光缆有自承式和非自承式两种结构,一般有加强件、光线和外护套构成。蝶型光缆需要在光纤上包覆加强件以提高其成品的强度,蝶型光缆原材料都是缠绕在绕线盘上,在蝶型光缆的生产时,需要采用放线架将绕线盘上的光缆原材料进行放线操作,将绕线盘放置于放线架上,通过牵拉加强件或转动绕线盘时,即可进行放线操作,放线的光缆原材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最后由收线架进行收线操作,将处理完成的光缆原材料缠绕在收线盘上,最后收线盘进行包装运输,即完成光缆的生产流程。由于收线盘的尺寸大小多种多样,以至于将收线盘放置在收线架上后,不同尺寸收线盘上的安装孔的安装位置也不一致,现有技术收线盘的定位安装都是通过人工完成,人工操作收线架上转轴的移动,使收线架上的转轴对准到绕线盘的安装孔上,而转轴并不能精确定位到安装孔处,需要多次调试对准,或者将转轴移动至安装孔附近后,人工抬起绕线盘使转轴深入到安装孔内进行安装,导致人工成本投入大,定位安装耗时长,费时费力;同时现有光缆的收线位置都是保持静止的,不能沿着收线盘的轴线往复运动,容易导致缠绕在收线盘上的光缆堆积缠绕在一处,不能保证光缆沿收线盘的轴线均匀缠绕,导致收线盘的收线较少,同时容易出现打结的情况,严重影响后续的使用;光缆收线完成后,现有技术都是人工对光缆进行剪断,需要人工时常检查收线盘是否收线完成,完成后在人工剪断,从而增加了人工成本的投入,不满足自动化成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蝶形引入光缆自动收线系统,能自动对收线盘进行定位,实现了快速安装,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收线均匀和人工投入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蝶形引入光缆自动收线系统,包括自动收线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自动收线装置包括收线架、水平移动框、定位组件、驱动组件和收线盘,所述收线架上设置有所述水平移动框,所述收线盘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框上,所述水平移动框可沿着收线盘的径向方向水平移动,所述定位组件和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收线架上,所述定位组件与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收线盘轴线方向的两侧;
所述收线架的顶部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收线盘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横梁上设置有移动过线装置,所述移动过线装置的顶部设置有切线装置,所述移动过线装置包括丝杆、光杆和移动过线座,所述丝杆和光杆的两端均与所述收线架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光杆平行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上方,所述丝杆和所述光杆均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移动过线座套设在所述光杆和丝杆上,所述移动过线座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移动过线座与所述光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过线座的底部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过线座上开设有过线通孔,所述过线通孔的轴线与所述丝杆垂直设置;
所述切线装置包括驱动壳体和壳体,所述驱动壳体与所述壳体呈“L”型连接,所述驱动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过线座上,所述驱动壳体内设置有驱动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贯穿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与所述驱动腔连通,所述移动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远离所述驱动壳体的一端固定有切线刀,所述驱动壳体内通过轴承转动穿设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驱动腔内并设置有往复装置,所述往复装置用于带动所述移动块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邑康和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54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框架用智能喷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