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复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6341.8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9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钟晓梅;王殿二;安洪逸;徐新;朱逸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2 | 分类号: | C02F1/72;C02F7/00;C02F1/78;C02F101/30;C02F10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冯永贞 |
地址: | 213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有机 污染 地下水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修复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原位曝气和原位氧化二级复合修复,包括:
循环井,所述循环井布置在污染区域,所述循环井包括内井和外井,所述外井顶部通过密封盖密封设置,所述内井包括设置在所述外井内侧由管道构成的第一内井和第二内井,所述第一内井底部向下延伸至靠近所述外井底部并且所述第一内井顶部向上延伸至穿过所述密封盖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内井底部位于所述外井的液面上并且所述第二内井顶部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密封盖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内井下部为曝气筛管,靠近所述外井的底部,通过调整空气注入装置的注气压力,对所述外井内的液体进行曝气处理,使所述外井内的地下水从上层筛管溢出,从下层筛管进入,形成地下水循环;
曝气处理系统,所述曝气处理系统用以对所述循环井内的污染水进行曝气处理,所述曝气处理系统包括所述空气注入装置和气相抽提装置,所述空气注入装置与所述第一内井相连,所述气相抽提装置与所述第二内井相连,在循环曝气处理的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进行抽样实时检测,当检测到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降低幅度小于5-10%,进行氧化工艺;
氧化处理系统,所述氧化处理系统用以对所述循环井内的污染水进行氧化处理,所述氧化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氧化剂供给装置和第二氧化剂供给装置,所述第一氧化剂供给装置与所述第一内井相连,所述第二氧化剂供给装置与所述第二内井相连,形成所述第一氧化剂和所述第二氧化剂在所述外井内的循环注射,加强地下水修复效果,缩短地下水修复工期,同时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所述第一氧化剂供给装置包括臭氧注射系统,所述第二氧化剂供给装置包括双氧水注射系统;
所述第一内井通过三通阀门与所述空气注入装置和所述第一氧化剂供给装置相连,所述第二内井通过三通阀门与所述气相抽提装置和所述第二氧化剂供给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循环井,其中,每一所述循环井的所述第一内井与同一所述空气注入装置和同一所述第一氧化剂供给装置相连,每一所述循环井的所述第二内井与同一所述气相抽提装置和同一所述第二氧化剂供给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抽提装置包括气液分离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和废液处理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下水采样检测系统,用以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进行实时检测。
5.一种修复有机污染地下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原位曝气和原位氧化二级复合修复,包括:
步骤S1:布置循环井,所述循环井布置在污染区域,所述循环井包括内井和外井,所述外井顶部通过密封盖密封设置,所述内井包括设置在所述外井内侧由管道构成的第一内井和第二内井,所述第一内井底部向下延伸至靠近所述外井底部并且所述第一内井顶部向上延伸至穿过所述密封盖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内井底部位于所述外井的液面上并且所述第二内井顶部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密封盖与外部连通;
步骤S2:执行曝气处理步骤,在所述曝气处理步骤中,从所述第一内井对所述外井中的地下水进行空气注入处理,同时,从所述第二内井对所述内井进行气体抽提处理,在循环曝气处理的过程中,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进行抽样实时检测,当检测到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降低幅度小于5-10%,进行氧化工艺;
步骤S3:执行氧化处理步骤,在所述氧化处理步骤中,从所述第一内井和所述第二内井向所述外井中的地下水中分别通入第一氧化剂和第二氧化剂进行氧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循环进行所述曝气处理步骤,其中,在每一曝气处理步骤中,所述气体抽提处理的时间较所述空气注入的时间长,并以间歇式进行所述空气注入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循环进行所述氧化处理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曝气处理步骤中和/或在所述氧化处理步骤中,还包括对所述地下水进行实时检测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未经上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63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封机的覆盖膜供料装置及其分离方法
- 下一篇:辊环拆装夹具和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