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FD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路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7600.9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72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贺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12 | 分类号: | H04L45/12;H04L67/141;H04L67/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fd 会话 处理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路由 设备 | ||
1.一种BFD会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路由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当与第二路由设备利用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建立通信时,检测预先配置的自身的BFD会话参数及所述第二路由设备的BFD会话参数,所述自身的BFD会话参数包括第一最小发包间隔,所述第二路由设备的BFD会话参数包括第二最小发包间隔、第二最小收包间隔以及第二连续丢包数;
根据所述第一最小发包间隔和所述第二最小收包间隔生成发包间隔;
根据所述第二最小发包间隔以及第二连续丢包数生成检测超时时间;
在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进行BFD会话参数协商过程中,分别判断所述发包间隔和/或检测超时时间是否支持硬件维护;当所述发包间隔和/或检测超时时间支持硬件维护时,则使用硬件维护所述发包间隔和/或检测超时时间;当所述发包间隔或检测超时时间不支持硬件维护时,则使用软件维护所述发包间隔或检测超时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第二路由设备建立通信,包括:
当开启状态机协商时,获取出厂时的协商参数;
利用所述出厂时的协商参数创建其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之间的BFD会话,以建立其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之间的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BFD会话参数协商结束后,利用所述自身的BFD会话参数,使用硬件维护所述发包间隔和/或检测超时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方法开启状态机协商,包括:
接收预先确定出的BFD会话参数;
接收参数配置指令,基于所述参数配置指令为所述第一路由设备配置所述自身的BFD会话参数,以及开启状态机协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出厂时的协商参数创建其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之间的BFD会话,包括:
按照所述协商参数创建所述BFD会话的DOWN报文,并将所述DOWN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路由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路由设备发送的所述BFD会话的INIT报文;
利用所述状态机将所述INIT报文切换成所述BFD会话的UP报文;
按照所述协商参数将所述UP报文发送至所述第二路由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维护为通过使用至少一种硬件网络处理器芯片进行维护,所述软件维护通过单核CPU软件和/或多核CPU软件进行维护。
7.一种BFD会话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会话参数检测模块,用于当与第二路由设备利用双向转发检测BFD会话建立通信时,检测预先配置的自身的BFD会话参数及所述第二路由设备的BFD会话参数,所述自身的BFD会话参数包括第一最小发包间隔,所述第二路由设备的BFD会话参数包括第二最小发包间隔、第二最小收包间隔以及第二连续丢包数;
发包间隔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最小发包间隔和所述第二最小收包间隔生成发包间隔;
检测超时时间生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最小发包间隔以及第二连续丢包数生成检测超时时间;
判断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第二路由设备进行BFD会话参数协商过程中,分别判断所述发包间隔和/或检测超时时间是否支持硬件维护;当所述发包间隔和/或检测超时时间支持硬件维护时,则使用硬件维护所述发包间隔和/或检测超时时间;当所述发包间隔或检测超时时间不支持硬件维护时,则使用软件维护所述发包间隔或检测超时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参数维护模块,用于当所述BFD会话参数协商结束后,利用所述自身的BFD会话参数,使用硬件维护所述发包间隔和/或检测超时时间。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10.一种路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760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