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7628.2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7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聂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3 | 分类号: | H04L41/0663;H04L43/028;H04L43/0811;H04L45/247;H04L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路切换方法,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链路向主AC发送第一探测报文,通过第二链路向主AC发送第二探测报文;等待第一预设时长后,通过第一链路接收响应报文的情况和通过第二链路接收响应报文的情况,判断AP与主AC之间是否连接中断;若连接中断,则将作为备链路的第二链路切换为主链路。AP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同时向主AC发送一次探测报文即可判断出主AC是否可用,相比现有技术中AP需要向主AC多次发送探测报文才能最终判断主AC的可用性,检测主AC是否可用的时间明显会缩短,从而加快了链路切换时间。另外,通过两条链路发送探测报文来判断故障,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条链路发送探测报文判断故障相比,可靠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WLAV(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及,典型的应用组网场景为AC(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troller,无线控制器)+AP(Access Point,接入点)组网模式。在这种组网模式下,AP负责射频接入,AC负责下发控制策略和数据转发,这样在AC上承担了大量AP的状态维护和数据转发工作,在主AC不可用的情况下,将导致无线网络的服务中断,从而通过采用双链路组网,即通过主AC和备AC互为备份,在主AC故障时,主备链路切换后由备AC开始工作,这样降低了单AC故障造成无线网络服务中断的风险。
然而,在主备链路切换过程中会出现短暂的网络中断现象,主备链路切换过程的时间主要取决于AP检测到主链路故障的时间,因此需要尽可能缩短链路切换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的一种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链路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双链路组网中的AP,所述双链路组网还包括主AC和备AC所述AP与所述主AC通过第一链路连接,所述AP与所述备AC通过第二链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符合链路探测条件时,通过第一链路向所述主AC发送第一探测报文,同时通过第二链路向所述主AC发送第二探测报文;
等待第一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响应报文的情况和通过所述第二链路接收响应报文的情况,判断所述AP与所述主AC之间是否连接中断;
若连接中断,则将作为备链路的第二链路切换为主链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链路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双链路组网中的AP,所述双链路组网还包括主AC和备AC所述AP与所述主AC通过第一链路连接,所述AP与所述备AC通过第二链路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符合链路探测条件时,通过第一链路向所述主AC发送第一探测报文,同时通过第二链路向所述主AC发送第二探测报文;
判断模块,用于等待第一预设时长后,通过所述第一链路接收响应报文的情况和通过所述第二链路接收响应报文的情况,判断所述AP与所述主AC之间是否连接中断;
切换模块,用于在判断连接中断时,将作为备链路的第二链路切换为主链路。
基于上述所描述的链路切换方法及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AP通过第一链路和第二链路同时向主AC发送一次探测报文即可快速判断出主AC是否可用,相比现有技术中AP需要向主AC多次发送探测报文才能最终判断主AC的可用性,检测主AC是否可用的时间明显会缩短,从而加快了链路切换时间。另外,通过两条链路发送探测报文来判断故障,与现有技术中通过一条链路发送探测报文判断故障相比,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7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