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桩搅拌钻机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28117.2 | 申请日: | 2020-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杰;朱庆凯;李建平;王伟涛;刘光磊;武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6 | 分类号: | E02D5/46;E02D17/04;E21B3/02;E21B7/04;E21B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钻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桩搅拌钻机的施工方法,属于机械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斜桩搅拌钻机包括桩机底盘、桩架系统、支撑系统、穿心动力头、导正动力头、钻杆、钻头;桩架系统包括顶部固定桩架、中部旋转桩架、底部固定桩架,顶部固定桩架与中部旋转桩架之间、中部旋转桩架与底部固定桩架之间均采用回转系统连接。施工主要步骤为:钻机安装、调试、移机就位;向基坑外侧搅拌的机械准备;向基坑外侧搅拌施工操作流程;向基坑外侧植桩;向基坑外侧搅拌的机械准备;向基坑内侧搅拌施工操作流程;向基坑内侧植桩;基坑内侧、外侧斜桩连接;施工完毕。本发明通过中部旋转桩架转动的方式,实现钻杆的旋转,防止出现倾覆,达到节省施工空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斜桩搅拌钻机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平面尺寸和开挖深度均较大的深大基坑,目前国内采用的基坑支护方法主要为:内支撑支护结构、桩锚支护结构、双排桩支护结构。支撑构件分为水平支撑梁和竖向支承立柱,立柱设置在梁梁交汇节点位置,材料为钢管或型钢格构,每根立柱下设一根桩基。大型工程中,坑内立柱可达到数十根甚至上百根。在拟建地下室施工时,立柱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和楼板。桩锚支护结构的锚索锚固在基坑外的稳定土体中,锁定在设置于围护结构表面的腰梁上,锚索全长位于土体中。双排桩支护结构的双排桩由前后两排桩墙通过设置在顶部的冠梁及连梁连接为整体,前后两排桩墙及桩间土共同作用,形成“门式”挡土结构。
目前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对于内支撑支护结构:由于基坑内分布有大量立柱,基坑进行每层土方开挖时,挖掘机操作和土方外运时需要避让立柱,大大降低了挖土工效,对基坑安全、工程进度造成不利影响。大量立柱需要穿过地下室底板,虽然立柱穿底板处均设置止水钢板,但由于地下室底板的防水层被立柱穿破,底板防水效果难以保证。(2)对于桩锚支护结构:桩锚支护中的锚索全长设置在基坑以外的土体中,往往超越用地红线,给红线外相邻工程施工形成障碍。(3)对于双排桩支护结构:双排桩支护结构虽然通过“门式”结构显著增强了围护结构的刚度,增加了悬臂支护高度,消除了内支撑或锚索的不利影响,但由于其受力机理仍然为悬臂梁,当基坑深度较深或土质较差时,水平侧压力很大,则双排桩的直径需要很大,造价很高,且难以严格控制变形。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斜桩搅拌钻机的施工方法,不但能顺利解决上述问题,还能比现有的钻机结构更合理,重心更加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斜桩搅拌钻机的施工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首先斜桩支撑相对于水平支撑,不需要大量的立柱桩,且支撑用量小,基坑挖土方便快速,施工作用面小,对周边场地的影响小,其次,斜桩可将围护结构的土压力传递至坑底土,有利于坑底抗隆起,相对于基坑围护的斜撑支护,斜桩支护具有不需先施工中心岛地下结构,不需要二次挖土,因此,基坑工程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此外,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钻杆和下压装置的位置来调整设备的重心,防止出现倾覆;通过中部旋转桩架转动的方式,实现钻杆的旋转,防止出现倾覆,达到节省施工空间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8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