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局域电阻式核磁共振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28664.0 | 申请日: | 2020-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3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武;杨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域 电阻 核磁共振 测量方法 | ||
1.一种非局域电阻式核磁共振测量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将非局域测量用二维电子气霍尔条形样品置于带有试样旋转台的低温恒温器中,通过步进电机精密调节样品法线与恒温器附加磁体产生的静磁场方向的夹角使二维电子气自旋相反的两个朗道能级交叠,进而形成具有磁畴结构的量子霍尔铁磁态;所述霍尔条形样品的长度和宽度比
步骤S2:针对量子霍尔铁磁态进行非局域电阻测量,首先,固定一非局域电阻测量构型,研究该构型下量子霍尔铁磁态电阻峰特性与电流大小的依赖关系,计算所施加电流在样品体内产生的霍尔偏压ℰ𝐻=𝜌𝑥𝑦𝐼/
步骤S3:依据步骤S2所获得的量子霍尔铁磁态电阻峰与倾角关系图谱对该量子态进行电阻式核磁共振测量,首先,在电阻峰区域施加接近阈值的电流使核自旋发生极化;待其极化电阻达到饱和后关闭电流,同时利用缠绕在样品周围的线圈产生横向交变磁场对核自旋进行退极化,在核自旋共振频率附近退极化引起的电阻峰即为核磁共振峰;然后,绘制核磁共振峰与倾角的变化图谱;
步骤S4:依据步骤S3所绘制的核磁共振峰与倾角的变化图谱对量子霍尔铁磁态进行核自旋弛豫时间
首先通过电流诱导量子霍尔铁磁态发生动态核极化;待极化引起的电阻值趋于饱和后,利用缠绕在样品周围的单股线圈产生的连续交变磁场在所测量子态原子核的共振频率点实施退极化过程;待退极化引起的电阻值趋于饱和后关闭交变磁场,使原子核处于复极化过程;对复极化电阻随时间变化曲线进行自然指数函数拟合直接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局域电阻式核磁共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霍尔条形样品,其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286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