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整流控制电路和电压变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0044.0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文鹏;张波;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李镇江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整流 控制电路 电压 变换器 | ||
公开了一种同步整流控制电路和电压变换器,该电压变换器包括该同步整流控制电路,该同步整流控制电路提供同步整流管预备导通信号和同步整流管导通控制信号,两信号共同作用于同步整流管的导通控制,同步整流管导通控制信号在寄生振荡时间内禁止同步整流管的导通,可以避免同步整流管在寄生振荡时间内的误导通,提升的同步整流效果,提升了电压变换器的电源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步整流控制电路和电压变换器。
背景技术
反激式电压变换器(电源变换器)如图1所示,包括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原边电路和副边电路通过变压器T隔离,原边电路电回路上包括原边开关Q,通过原边开关Q的开关动作可将能量传递至副边电路,副边电路包括与变压器T副边串联的输出电容C0和设置在变压器T的副边与输出电容C0之间的同步整流管SR,输出电容的两端连接负载load。其中,为提高电源效率,副边的同步整流管通常采用阻值比二极管或体二极管低的、同步导通状态损耗低的同步整流管,通过适时地控制同步整流管的导通和关断实现高效率整流功能。
其中,对于电压控制型的同步整流管,一般通过检测同步整流管SR的漏源电压Vds来判断同步整流管的导通时间点,如图2所示,当检测到Vds小于第二阈值电压Vth2时,认为同步整流管的体二极管已经导通,可以控制同步整流管导通。
在现有技术中,当电路工作在DCM(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非连续导通模式)模态时,电路会产生寄生振荡,寄生振荡也有可能会导致同步整流管SR的体二极管导通,进而在寄生振荡下误导通同步整流管SR,如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中,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对应控制同步整流管SR的导通,在PWM信号之后跟随设置有Blank(空白)信号,Blank信号对应寄生振荡时间,控制同步整流管SR维持关断,以防止同步整流管SR的误导通。但是,如果电源需要兼容CCM(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连续导通模式)、QR(quasi-resonant,准谐振)模式和DCM工作,Blank信号的空白时间会妨碍同步整流管SR在QR和CCM工作模式下的正常导通,从而降低电源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整流控制电路和电压变换器,从而提高同步整流效果,提高电源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同步整流控制电路,包括同步整流管漏源电压接入端和同步整流管栅极控制信号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步整流管预备导通信号生成电路,包括与所述同步整流管漏源电压接入端连接的输入端、第三参考信号输入端和同步整流管预备导通信号输出端;
第一比较器,包括与所述同步整流管漏源电压接入端连接的输入端、第一参考信号输入端和第一比较信号输出端;
逻辑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比较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同步整流管导通控制信号输出端;
第二比较器,包括与所述同步整流管漏源电压接入端连接的输入端、第二参考信号输入端和第二比较信号输出端;
延时无效电路,包括与所述第一比较信号连接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第一逻辑门电路,包括与所述延时无效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比较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和与所述第二触发器的复位端连接的输出端;
第二逻辑门电路,包括与所述同步整流管预备导通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同步整流管导通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的第二输入端和连接至所述同步整流管栅极控制信号输出端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电平大于所述第三参考信号电平,所述第三参考信号电平大于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电平。
可选地,所述逻辑电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0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悬浮车厢及磁悬浮列车
- 下一篇:一种立式螺杆挤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