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及其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0059.7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艾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迪威高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1 | 分类号: | F16L5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处理 高压 通道 结构 及其 组装 方法 | ||
1.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本体(1)、固定管(3)、弹性伸缩插杆(7)、圆盘(8)、第二弹簧(11)、限位挡块(12)、转动短杆(13)、塞柱(15)、橡胶密封圈(16)和橡胶塞(17);
其中,所述固定管(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管(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通道本体(1)的顶部外壁上和所述通道本体(1)的底部外壁上,所述固定管(3)的表面开设有L型通槽(6),所述圆盘(8)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塞柱(15),所述塞柱(15)的圆柱面上固定套接有若干个所述橡胶密封圈(16),所述塞柱(15)远离所述圆盘(8)的一侧固定嵌合连接有所述橡胶塞(17);
所述圆盘(8)的顶部一侧和所述圆盘(8)的底部一侧均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短杆(13),所述转动短杆(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限位挡块(12),所述限位挡块(12)位于所述L型通槽(6)的末端内部;
所述固定管(3)的一端固定嵌合连接有所述弹性伸缩插杆(7),所述弹性伸缩插杆(7)的一端与开设在所述限位挡块(12)一侧的凹孔嵌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3)远离圆盘(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4),所述固定盘(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内杆(5),所述内杆(5)位于所述固定管(3)的内部,所述内杆(5)与第二弹簧(11)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本体(1)的一端固定嵌合连接有端口铁环(2),所述端口铁环(2)与磁性橡胶垫圈(10)磁性连接,所述磁性橡胶垫圈(10)与圆盘(8)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8)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圆凹孔(18),所述圆凹孔(18)中间隙配合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中部与转动短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盘(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环(9),所述转动短杆(13)贯穿开设在所述封环(9)表面的圆通孔(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短杆(13)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第二弹簧(11)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1)的一端与转动短杆(13)通过固定螺丝(1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环(9)为圆环型结构,所述封环(9)与圆盘(8)之间固定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插杆(7)由圆管(701)、导向环(702)、插杆(703)和第一弹簧(704)构成,所述导向环(702)与所述圆管(7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插杆(703)贯穿所述导向环(702)和所述圆管(701),所述第一弹簧(704)套在所述插杆(703)上,所述插杆(703)与所述圆管(701)通过所述第一弹簧(704)弹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701)的内径大于导向环(702)的内径,所述导向环(702)与插杆(703)间隙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704)的一端与插杆(703)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704)的另一端与圆管(701)的内壁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得出一种热处理高压多通道端塞结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整体的塞入,通过握持圆盘(8),将塞柱(15)从通道本体(1)的一端进行塞入,橡胶密封圈(16)和橡胶塞(17)与通道本体(1)的内壁进行接触,进行填充,同时磁性橡胶垫圈(10)与端口铁环(2)进行接触,进行磁性连接,整体形成密封;
步骤二、密封整体的加固,在进行步骤一的过程中,进行调整限位挡块(12)的位置,通过转动短杆(13)进行转动,使得限位挡块(12)与L型通槽(6)的一端对齐,塞柱(15)完全塞入后,限位挡块(12)位于L型通槽(6)中,通过拉动限位挡块(12),限位挡块(12)沿L型通槽(6)进行移动,进一步移动限位挡块(12),使得限位挡块(12)移动到L型通槽(6)的末端位置中,再次过程中,通过转动短杆(13)实现转动,保障了限位挡块(12)移动到L型通槽(6)的末端中,通过L型通槽(6)的末端为限位挡块(12)提供阻挡,实现限位,同时第二弹簧(11)再次过程中,进行拉伸,实现弹性形变,为圆盘(8)提供拉力,使得圆盘(8)压紧在通道本体(1)的一端,实现较好的封闭,提高了密封效果;
步骤三、加固的限位,在进行步骤二的过程中,通过拉动插杆(703),插杆(703)的一端移动到导向环(702)的内部,避免插杆(703)的端部位于L型通槽(6)中阻挡限位挡块(12)移动,在此过程中,对第一弹簧(704)进行了拉伸,产生形变,在限位挡块(12)移动到L型通槽(6)的末端位置时,限位挡块(12)上的凹孔与插杆(703)对齐,松开插杆(703)通过第一弹簧(704)的弹力作用,为插杆(703)提供驱动,插入凹孔中,完成限位挡块(12)的限位;
步骤四、组装后的拆卸,通过拉动插杆(703)与凹孔脱离,通过移动限位挡块(12),从L型通槽(6)中离开,第二弹簧(11)与固定管(3)分离,拉动圆盘(8),塞柱(15)与通道本体(1)分离,从而实现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迪威高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迪威高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05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