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0330.7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4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宋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321 | 分类号: | A61B5/3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护 仪导联线 收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纳装置,其结构包括:导联线收纳槽、后罩框壳槽、集成电板座、按钮条板、显示屏、启停按钮座,本发明实现了运用导联线收纳槽与集成电板座相配合,通过集成电板座导通导联线在的收纳内槽中适配插接导线形成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操作,当静置后,导联线的架设通过弧扣软垫座的弧扣软垫包裹夹装端贴合滚珠球帽方便形成点位接触式滚动摩擦降低磨损系数的效果,使后续的导联线端头适配线端夹压框形成咬合且端帽得到板压反扣滑压操作,实现触发式开关收纳导联线的效果,改善心电监护仪设备的导线养护度和设备收纳效率,提升心电监护仪的轻便搬运组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纳装置,属于医疗领域。
背景技术
心电监护仪是医院对病人进行的持续心电图观测和其他病人体征指数的持续评估反应设备,方便护士记录病人健康状况,且辅助医生对数据进行分析诊断病情,提升病人尽快治疗的进程安排,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
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是多个插槽和单股线整合并线处理效果,当导联线与设备静置未使用时,需要将导联线端帽反扣内置防护,但反扣的装夹壳座槽,会由于内部的刚性摩擦作用力,使后续的导联线橡胶绝缘外壳磨皮脱落边沿层,从而影响接线端的安全防护绝缘效率,容易造成导联线插接时的漏电现象,致使心电监护仪的电流波动大,监护信息持续偏差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纳装置,以解决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是多个插槽和单股线整合并线处理效果,当导联线与设备静置未使用时,需要将导联线端帽反扣内置防护,但反扣的装夹壳座槽,会由于内部的刚性摩擦作用力,使后续的导联线橡胶绝缘外壳磨皮脱落边沿层,从而影响接线端的安全防护绝缘效率,容易造成导联线插接时的漏电现象,致使心电监护仪的电流波动大,监护信息持续偏差的现象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心电监护仪导联线收纳装置,其结构包括:导联线收纳槽、后罩框壳槽、集成电板座、按钮条板、显示屏、启停按钮座,所述导联线收纳槽与后罩框壳槽扣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后罩框壳槽嵌套于集成电板座的后侧,所述按钮条板安装于显示屏的右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集成电板座与显示屏电连接,所述启停按钮座安装于集成电板座的右下角,所述导联线收纳槽设有弧扣软垫座、导向轮轨道、线端夹压框、橡胶垫条、收纳内槽,所述弧扣软垫座与导向轮轨道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橡胶垫条紧贴于收纳内槽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导向轮轨道插嵌在收纳内槽的内部,所述线端夹压框设有两个并且分别嵌套于导向轮轨道的左右下角,所述收纳内槽与后罩框壳槽扣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扣软垫座由滚珠球帽、弧扣软垫、柱块座组成,所述滚珠球帽与弧扣软垫紧贴在一起,所述弧扣软垫嵌套于柱块座的前侧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珠球帽由偏转轮框、垫刷轮、盘槽体组成,所述偏转轮框与垫刷轮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垫刷轮安装于盘槽体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扣软垫由弧垫条角板、横撑机架杆、软垫弯块组成,所述弧垫条角板与软垫弯块紧贴在一起,所述横撑机架杆插嵌在软垫弯块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轮轨道由三向导柱轮、通径管槽、轨道横槽组成,所述三向导柱轮安装于通径管槽的底部下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轨道横槽设有两个并且分别插嵌在通径管槽的左右下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向导柱轮由折钩扇板架、分瓣轮芯、柱槽块组成,所述折钩扇板架与分瓣轮芯插嵌成一体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分瓣轮芯与柱槽块机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3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