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盘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0371.6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8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栋;毛晴松;僧雄飞;崔明明;薛锦;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14 | 分类号: | B65H75/14;B65H75/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盘线装置,解决了现有盘线装置在收纳较粗或较硬的线缆时无法依次均匀缠绕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滚筒轴,滚筒轴上套设有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轴的内壁与滚筒轴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周向转动且轴向移动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周期往复曲线槽及与周期往复曲线槽滑动配合的导向件。本发明可以实现滚筒的自动均匀布线,防止线缆排布不均匀造成线缆缠绕挤压甚至脱出卷筒的后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收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盘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盘线装置在众多领域均有应用,适用于收放柔性的线缆,线缆通过缠绕堆叠在滚筒上,以实现在小体积内盘绕较长长度的线缆。盘线装置主要由收线轴、轴承、滚筒等组成,通过轴承安装在收线轴上,随着滚筒相对收线轴旋转,可在滚筒上缠绕线缆,滚筒的两端设置有对线缆限位的挡板。对于收线动力即滚筒的旋转动力,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手动式或附加动力式进行收线。前期需要将线缆均匀缠绕在滚筒上,使用时方可便捷有序地拖拽出线缆即可。
但是,当对较粗或硬度较大的线缆进行收线时,由于线缆表皮摩擦力较大,往往收线时线缆并不容易均匀分布在滚筒上,而是集中在一个部位堆叠很高,当高到一定高度时,有可能会高出滚筒的挡板,此时若向滚筒外侧外翻,则会发生线缆脱出的风险。线缆脱出时,产生的瞬时拉力突变有可能给旁边的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且脱出后重新收回也会大大增加相应的工作时间。例如,现有的盾构/TBM设备中管片拼装机系统中存在对线缆(液压或电气管路)进行缠绕的需求,往往采用卷盘收线。该卷盘收线过程中,线缆主要依靠自身堆叠至一定高度后向两侧偏移进而降低自身缠绕高度,缠绕过程不规则,易产生堵管、压力过大、卡滞等现象,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盘线装置,解决了现有盘线装置在收纳较粗或较硬的线缆时无法依次均匀缠绕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盘线装置,包括滚筒轴,滚筒轴上套设有滚筒,滚筒与滚筒轴之间可以相对旋转,即通过其他辅助工具或手动保持固定滚筒轴固定,可驱动滚筒围绕滚筒轴旋转,进而能够进行收线和放线工作;滚筒轴的驱动方式可以是手动或连接动力装置,可以根据实际工作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所述滚筒轴的内壁与滚筒轴的外壁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周向转动且轴向移动的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周期往复曲线槽及与周期往复曲线槽滑动配合的导向件,在滚筒相对滚筒轴旋转时,导向机构能够迫使滚筒在旋转的同时沿滚筒轴轴向往复运动,进而线缆可以在滚筒上自动均匀布线缠绕,防止线缆排布不均匀,造成线缆缠绕挤压甚至脱出滚筒的后果。
进一步地,所述周期往复曲线槽围绕滚筒轴的周向设置且沿轴向往复循环,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滚筒的内壁上。滚筒围绕滚筒轴转动的同时,滚筒带动导向件同步旋转,导向件与周期往复曲线槽滑动配合,由于周期往复曲线槽是固定不动的,则导向件在周期往复曲线槽中滑动的同时,会带动滚筒沿滚筒轴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滚筒转动配合,另一端与滚筒轴上的周期往复曲线槽滑动配合。在导向件与周期往复曲线槽中滑动时,滚筒转动的同时轴向移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轴上固定设置有滑槽筒,所述周期往复曲线槽设置在滑槽筒的外壁上。滑槽筒可以通过螺纹与滚筒轴固定连接,或者通过键与滚筒轴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过盈配合与滚筒轴固定连接,这种可拆分的结构形式既便于加工制造、又能够安装拆卸。
进一步地,所述周期往复曲线槽围绕滚筒内壁的周向设置且沿轴向往复循环,所述导向件设置在滚筒轴的外壁上,周期往复曲线槽和导向件的设置位置可以灵活调整,能够达到导向作用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件的一端与滚筒轴转动配合、另一端与滚筒上的周期往复曲线槽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周期往复曲线槽为正弦曲线状,可以保证滚筒的轴向运动速度与其周向转动速度成比例,使线缆的缠绕更加均匀紧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