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LLC用于餐厅服务机器人的电源电路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0504.X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煜;兰皓;林辉品;蔡钦宇;曲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杨舟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lc 用于 餐厅 服务 机器人 电源 电路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LLC用于餐厅服务机器人的电源电路及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服务机器人在餐厅工作的不同场合比如待机,迎宾,打菜,移动,搬运等,设计一种LLC拓扑的电源电路,所述电路采用全桥双谐振腔LLC拓扑结构,通过N沟道场效应管的多种开关组合实现全功率范围内电能高效转换,根据餐厅内服务机器人不同工作情况,设立四种工作模式:待机模式、轻载模式、中载模式、重载模式,分别对应不同电路结构和控制方法。本发明在满足LLC窄频范围工作的情况下,实现机器人伺服电源全功率范围内的高效率,避免了长时间工作系统损耗大发热量大,可以延长电源寿命,同时降低了伺服电源对其他辅助电源的干扰,增强系统可靠性,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LLC用于餐厅服务机器人的电源电路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领域发展迅猛,开关变换器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开关变换器提出更多要求: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和高可靠性。在机器人伺服系统中,一个稳定可靠且效率高的电源尤为重要,电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健壮性。传统伺服系统中,往往在整流模块之后直接连接逆变器,对机器人的伺服电机进行驱动,很容易对伺服系统中给控制电路供电的辅助电源造成干扰。
使用LLC谐振变换器作为变换器,具有诸多优点,比如低噪声、低应力、低开关损耗、隔离等。LLC谐振变换器一般采用变频控制和定频控制两种工作方式,然而当负载变化范围很宽时,单独采用变频控制的LLC谐振变换器工作频率变化范围宽,使得磁性元件设计困难,同时造成轻载时效率低下。使用传统LLC谐振变换器作为餐厅服务机器人伺服系统供电电路,无法同时发挥其高效率和高增益的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将LLC用于餐厅服务机器人的电源电路及控制方法,通过LLC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能够满足餐厅服务机器人不同应用场合比如待机,打菜,移动,搬运重物等的应用。满足餐厅服务机器人伺服电源电路对不同负载下低噪声,低应力,开关损耗低,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
一种将LLC用于餐厅服务机器人的电源电路,包括:全桥电路、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变压器、整流网络和第五、第六N沟道场效应管Q5、Q6;
所述全桥电路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N沟道场效应管Q1、Q2、Q3、Q4。输入电压的正极与第一N沟道场效应管Q1的漏极相连,负极与第二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源极相连。第一N沟道场效应管Q1的漏极和源极分别与第三N沟道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第二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漏极相连。第二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源极与第四N沟道场效应管Q4的源极相连。第四N沟道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与第三N沟道场效应管Q3的源极相连。
所述第一谐振腔包括第一谐振电感Lr1和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五N沟道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第一N沟道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连,源极与第一谐振电感Lr1的一边相连。第一谐振电容Cr1的一边与第一谐振电感Lr1的另一边相连,另一边与变压器原边线圈的1端相连。
所述第二谐振腔包括第二谐振电感Lr2和第二谐振电容Cr2;第六N沟道场效应管Q6的漏极与第一N沟道场效应管Q1的源极相连,源极与第二谐振电感Lr2的一边相连。第二谐振电容Cr2的一边与第二谐振电感Lr2的另一边相连,另一边与变压器原边线圈的1端相连。
变压器原边线圈的2端与第四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相连。
所述整流网络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二极管D1、D2、D3、D4和第三电容C3。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正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与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负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第三电容C3的一边与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相连,另一边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05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架搬运机器人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封签纸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