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支人工血管修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1000.X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2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阚梓瑄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支 人工 血管 修复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支人工血管修复系统,包含至少一个分支单元,分支单元包含基部及分支部;基部包含盘状人工血管及环状支架,盘状人工血管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环状支架设置于盘状人工血管上;分支部包含第一管状人工血管及第一管状支架,第一管状人工血管一端连接于盘状人工血管的一个开孔,另一端远离基部延伸,第一管状支架设置于第一管状人工血管上。通过上述设计,本发明能够将分支单元的分支部置入目标血管的分支内,同时能够通过基部覆盖位于分支开口旁的病变部位,以此在保持目标血管的分支的血流通畅的前提下,满足对分支开口旁的病变部位的修复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支人工血管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血管病变的治疗中,可以通过介入的方法,在血管腔内置入支架人工血管,通过隔离病变达到修复重建血管的目标。但是,对于发生在血管分支开口旁的病变,要求在隔离病变的同时保持血管分支通畅,现有的介入修复结构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其中,现有的介入修复结构包括封闭分支血管,但须要辅以外科转流手术,或采用一体式分支支架。采用外科转流手术具有手术治疗的风险。采用一体式分支支架存在操作复杂、支架定位要求高、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高等不利因素,目前难以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修复需要、操作简单、结构合理的分支人工血管修复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支人工血管修复系统;其中,所述分支人工血管修复系统包含至少一个分支单元,所述分支单元包含基部及分支部;所述基部包含盘状人工血管及环状支架,所述盘状人工血管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孔,所述环状支架设置于所述盘状人工血管上;所述分支部包含第一管状人工血管及第一管状支架,所述第一管状人工血管一端连接于所述盘状人工血管的一个所述开孔,另一端远离所述基部延伸,所述第一管状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管状人工血管上。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状人工血管在所述盘状人工血管所在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位于所述盘状人工血管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状人工血管的轴线与所述盘状人工血管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75°~105°。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分支单元为多个,用以分别通过所述分支部伸入目标血管的多个分支;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分支包含近端分支和远端分支,对于对应于所述近端分支的所述分支单元和对应于所述远端分支的所述分支单元,近端的所述分支单元设置有两个所述开孔,且所述分支部连接于一个所述开孔,远端的所述分支单元的所述分支部穿设于近端的所述分支单元的另一个所述开孔。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基部呈圆形,所述分支单元的所述两个开孔,相间隔地位于所述基部的一条直径路径上;或者,所述基部呈椭圆形,所述分支单元的所述两个开孔,相间隔地位于所述基部的长轴路径上。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分支单元的所述两个开孔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1mm~20mm。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分支单元的所述两个开孔包含第一开孔及第二开孔,该所述分支单元的所述第一管状人工血管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孔,所述第二开孔设置有连接于所述盘状人工血管的锥管结构,所述锥管结构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管状人工血管的延伸方向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锥管结构具有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孔的连接端和远离所述基部延伸的延伸端,所述连接端的直径与所述延伸端的直径的比值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裕恒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10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