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1039.1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6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章;刘红艳;张健;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 | 戎德伟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平面 曲面 产品 贴合 装置 方法 | ||
一种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及方法,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二支撑部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第一支撑部的另外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压辊,第一支撑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的中部连接有手持把手;第二支撑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一支撑部的端部设有卡块,卡块形成有限位槽,第二支撑部的中心形成有通口,第一支撑部的一端穿过通口与第二支撑部通过转轴在限位槽的区域铰接,卡块限制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开合角度为90°~120°。本发明可以实现平面产品贴合和具有一定曲率的曲面产品贴合,使用灵活简单,设备投入成本与生产成本低,实现中大尺寸产品低成本贴合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5G时代,可穿戴产品、智能家居、智慧教学、办公会议等领域发展迅速,对中大尺寸触摸屏和柔性面板需求越来越迫切,对设备的要求也相对提高。
传统的应用在传统的消费电子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上的贴合设备,已经不能满足中大尺寸(≥21寸)产品的制作要求,但是设备更新、投入成本很大,设备改进周期长,给厂商带来巨大挑战。现阶段,行业内中大尺寸(≥21寸)的贴合机造价高,对于一定曲率的曲面产品贴合并不成熟,导致一定曲率的曲面产品贴合成本较高。亟需一种低成本快速实现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及方法,可以实现平面产品贴合和具有一定曲率的曲面产品低成本的贴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连接有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外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压辊,第一支撑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中部连接有手持把手;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固定架;
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端部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中心形成有通口,第一支撑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口与第二支撑部通过转轴在所述限位槽的区域铰接,所述卡块限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开合角度为90°~120°。
作为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部为互相平行的两个支架,所述压辊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架的端部;
所述第二支撑部为互相平行的两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中心形成有通口;
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底部连接有滚轮。
作为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压辊包括胶层、金属芯和辊颈;所述胶层包裹在所述金属芯的表面,所述金属芯通过所述辊颈连接支架端部的轴承。
作为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长度方向1/3~2/3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固定架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部长度方向1/3~2/3之间的位置。
作为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元件采用弹簧,所述弹性元件在第一支撑部上的连接位置处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和转轴之间;
所述弹性元件在第二支撑部上的连接位置处于所述第二固定架和转轴之间。
作为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卡块包括左卡件和右卡件,所述限位槽形成在所述左卡件和右卡件之间;
所述左卡件贴合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部以限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之间的开合角度小于90°。
作为手持式平面或曲面产品贴合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右卡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侧部设有间隙,右卡件限制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之间的开合角度大于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10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