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丝瓜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1045.7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62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滨;赵钢军;罗剑宁;龚浩;李俊星;郑晓明;刘小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A01H1/04;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庆之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瓜 白粉病 相关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与丝瓜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命名为M5349。本发明首次发现了与丝瓜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M5349,该分子标记与丝瓜白粉病性状显著相关;可作为丝瓜抗白粉病性状的分子标记,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丝瓜的抗白粉病性状和/或丝瓜辅助育种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子标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丝瓜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丝瓜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蔬菜。丝瓜果实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物质,具有清热消暑、止血消炎的功效,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多功能蔬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重视,丝瓜的播种面积逐年增大,已成为重要的日常消费蔬菜。
丝瓜白粉病是一种由病菌引起的的病害,在丝瓜种植的过程中十分常见,这种病主要发生在4月上旬和6月下旬,此时气温较温和,相对湿度大,在通风不良、栽培密度大的田地容易发病。丝瓜白粉病发病初期叶片局部产生圆形小白粉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的白粉状小霉斑(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数十个白粉病斑汇集连成一片,最后造成叶片发黄,有时病斑上产生小黑点,严重影响丝瓜产量和品质。
因此,深入挖掘、利用丝瓜白粉病相关分子标记,对于丝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丝瓜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扩增上述与丝瓜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对。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丝瓜白粉病形状的试剂盒。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与丝瓜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在鉴定或辅助鉴定丝瓜白粉病性状和/或丝瓜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用于扩增上述与丝瓜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在鉴定或辅助鉴定丝瓜白粉病性状和/或丝瓜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用于鉴定或辅助鉴定丝瓜白粉病形状的试剂盒在鉴定或辅助鉴定丝瓜白粉病性状和/或丝瓜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丝瓜白粉病性状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瓜辅助育种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与丝瓜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位于8号染色体52.69Mb和53.49Mb区域内。
优选的,所述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命名为M5349。
所述分子标记的多态性为丝瓜基因组中含有SEQ ID NO.1第109~151位或缺失SEQID NO.1第109~151位。
所述分子标记的突变型为缺失第109~151位的SEQ ID NO.1,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用于扩增上述与丝瓜白粉病相关的分子标记的引物对,其中,上游引物设计在SEQ ID NO.1的第1bp~108bp处,下游引物设计在152-195bp处。
优选的,所述引物对(M5349引物对)的序列如下所示:
M5349-F:TTGAGGTATTACTTCCATC(SEQ ID NO.3);
M5349-R:GCATCTTGAAATCTAGGT(SEQ ID NO.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1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