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材除杂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2212.X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盛振文;王桂云;盛智;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协和学院 |
主分类号: | B07B13/00 | 分类号: | B07B13/00;B07B13/14;A61J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材 杂处 装置 | ||
1.一种药材除杂处理装置,包括有底架、控制屏、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夹持机构、梳理机构和分离机构;底架与夹持机构相连接;底架与梳理机构相连接;底架与分离机构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与第一收集箱相连接;底架与第二收集箱相连接;夹持机构旁边设置有梳理机构;夹持机构旁边设置有分离机构;梳理机构旁边设置有分离机构;
还包括有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杆、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杆、异形轮、拨动架、拨动杆、料斗、第一挡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传送带、传感器、电动夹手、第一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推杆、第二挡板、第四传动杆、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五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块、第二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七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三锥齿轮、第六传动杆、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七传动杆、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第八传动杆、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十五传动轮、第十六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六锥齿轮和第十六传动杆;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传送带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滑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滑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外表面与异形轮进行固接;第一滑动杆与拨动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杆与拨动架进行滑动连接;异形轮与拨动架相连接;拨动架下方与拨动杆进行焊接;拨动杆下方设置有料斗;料斗下方设置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下方设置有传送带;第一挡板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焊接;第一挡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焊接;传送带上方设置有传感器;传送带上方设置有电动夹手;传送带上方设置有第二挡板;传送带旁边设置有第二电动滑块;传送带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传感器旁边设置有电动夹手;电动夹手上方设置有第一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滑块与第一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二挡板进行焊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五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二电动滑轨与第二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滑块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动滑块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一夹板进行旋接;第一丝杆与第二夹板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第一夹板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第二夹板进行旋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与第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外表面与第十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七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杆第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八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八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六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六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电机与底架相连接;第二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料斗与底架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传送带与底架相连接;第四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五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传感器与底架相连接;第一电动滑轨与底架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二电动滑轨与底架相连接;第七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八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十六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与分离机构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四电动推杆、第一直齿轮、第一连接板、第二直齿轮、第三直齿轮、第四直齿轮、第三丝杆、第一支架、第一光杆、第七锥齿轮、第十一传动杆、第一梳子、第二梳子、第十七传动轮、第五电动推杆、第十八传动轮和第四丝杆;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一直齿轮相连接;第四电动推杆旁边设置有第四直齿轮;第四电动推杆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第一连接板通过转轴与第二直齿轮相连接;第一连接板通过转轴与第三直齿轮相连接;第四直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丝杆进行固接;第三丝杆与第一支架进行旋接;第一支架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支架与第十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架与第四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五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一梳子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支架与第二梳子进行滑动连接;第七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杆上方与第五电动推杆相连接;第十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七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十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八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四丝杆进行固接;第四丝杆与第一梳子进行旋接;第四丝杆与第二梳子进行旋接;第四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三丝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一光杆与底架相连接;
还包括有第二电机、第九传动杆、第十九传动轮、第二十传动轮、第十传动杆、第五直齿轮、第六直齿轮、第六电动推杆、第二连接板、第七直齿轮、第八直齿轮、第九直齿轮、第五丝杆、第二十一传动轮、第二十二传动轮、第十二传动杆、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第十三传动杆、第二十三传动轮、第二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杆、第十直齿轮、第一齿条、第一旋转板、第二十五传动轮、第二十六传动轮、第十四传动杆、第十一直齿轮、第二齿条、第二转动板、第二支架和第二光杆;第二电机输出轴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九传动杆内部轴心与第二十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九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五直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十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推杆与第六直齿轮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一侧设置有第五直齿轮;第六电动推杆另一侧设置有第九直齿轮;第二连接板通过转轴与第七直齿轮相连接;第二连接板通过转轴与第八直齿轮相连接;第九直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五丝杆进行固接;第二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固接;第八锥齿轮旁边设置有第九锥齿轮;第九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三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二十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十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四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五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五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直齿轮进行固接;第十直齿轮与第一齿条相啮合;第一齿条上方与第一旋转板进行焊接;第十五传动杆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十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十六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十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十四传动杆外表面与第十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十一直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第二齿条下方与第二转动板进行焊接;第二支架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架与第十三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架与第十五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架与第十四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一旋转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支架与第二转动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机与底架相连接;第九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传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六电动推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五丝杆与底架相连接;第二光杆与底架相连接;第十二传动轮与第九传动杆进行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协和学院,未经山东协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2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