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2620.5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高欢欢;贾德承;黄希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圣佳服装辅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12;D06N3/14;D01F1/07;D01F1/10;D01F8/06;D01F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汽车 内衬 无纺布 制备 工艺 | ||
1.一种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阻燃聚乙烯100~150份、聚氯三氟乙烯30~45份、6-己内酯3~5份、阻燃纤维25~30份、二氧化钛2~3份、聚乙二醇0.6~1份、水性聚氨酯100~110份、粘结剂0.2~0.4份、纳米级蒙脱土5~6份、甘油4~5份、玻璃鳞片3~4份和氯化镁5~7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阻燃聚乙烯110~150份、聚氯三氟乙烯30~40份、6-己内酯3~4.6份、阻燃纤维26~30份、二氧化钛2~3份、聚乙二醇0.6~1份、水性聚氨酯103~110份、粘结剂0.2~0.4份、纳米级蒙脱土5~6份、甘油4~5份、玻璃鳞片3~4份和氯化镁5~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阻燃聚乙烯120份、聚氯三氟乙烯35份、6-己内酯4份、阻燃纤维28份、二氧化钛2.5份、聚乙二醇0.8份、水性聚氨酯105份、粘结剂0.3份、纳米级蒙脱土5.5份、甘油4.5份、玻璃鳞片3.5份和氯化镁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聚乙烯为聚乙烯与阻燃剂按照3:1的比例在120~150℃温度下混合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纤维素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纤维为聚酯纤维4~6份、海藻纤维5~8份和阻燃黏胶纤维10~2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鳞片和所述纳米级蒙脱土的粒度为100~150目。
8.一种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适量阻燃聚乙烯、聚氯三氟乙烯、6-己内酯、阻燃纤维、二氧化钛、聚乙二醇、水性聚氨酯、粘结剂、纳米级蒙脱土、甘油、玻璃鳞片和氯化镁;
步骤2:将步骤1选取的阻燃聚乙烯、聚氯三氟乙烯、6-己内酯、阻燃纤维、二氧化钛、粘结剂、纳米级蒙脱土、甘油、玻璃鳞片和氯化镁通过螺杆挤压喷射成网并通过热轧机花辊辊压成布;
步骤3:取聚乙二醇、甘油、水性聚氨酯与去离子水混合,然后喷涂在无纺布上,通过烘干机挤压成布并卷积成型,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制备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阻燃汽车内饰内衬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螺杆挤压喷射的喷射速度为130~150ml/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圣佳服装辅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圣佳服装辅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6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