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刻图形的制造方法与制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2944.9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5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翁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F7/00 | 分类号: | G03F7/00;G03F7/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林凡燕 |
地址: | 230012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刻 图形 制造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刻图形的制造方法及制造系统,包括:在基底上形成一光刻胶;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曝光处理,以在所述光刻胶上形成第一区和第二区;采用显影液对所述光刻胶进行多次显影处理,以使所述显影液去除所述第一区或所述第二区,以形成所述光刻图形;其中,所述显影处理包括:向所述光刻胶喷涂所述显影液;所述显影液与所述第一区或所述第二区反应。其中,向所述光刻胶喷涂所述显影液的过程至少包括第一喷涂过程,第二喷涂过程和第三喷涂过程;其中,在每次所述显影处理之后,还包括去除与所述第一区或所述第二区反应的所述显影液。本发明提出的光刻图形的制造方法可以避免光刻图形出现形貌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刻图形的制造方法与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中,光刻工艺和刻蚀工艺常反复进行以在待处理基底上形成半导体图形。通常的光刻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在硅片上旋转涂覆光刻胶,即光阻层;然后将涂布有光刻胶的硅片曝露于某种光源下,如紫外光、电子束或者X-射线,对光阻层进行选择性曝光;接着经过显影工艺,仍保留在硅片上光阻层就形成了光刻图形,保护着其所覆盖的区域。
光刻工艺的精确度对芯片的良率和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集成电路工艺中的关键尺寸的缩小,现有的显影工艺形成的光刻图形在形貌和尺寸上容易产生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刻图形的制造方法与制造系统,以减少光刻图形的形貌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成一种光刻图形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基底上形成一光刻胶;
对所述光刻胶进行曝光处理,以在所述光刻胶上形成第一区和第二区;
采用显影液对所述光刻胶进行多次显影处理,以使所述显影液去除所述第一区或所述第二区,以形成所述光刻图形;
其中,所述显影处理包括:
向所述光刻胶喷涂所述显影液;
所述显影液与所述第一区或所述第二区反应;
其中,向所述光刻胶喷涂所述显影液的过程至少包括第一喷涂过程,第二喷涂过程和第三喷涂过程;
其中,在每次所述显影处理之后,还包括去除与所述第一区或所述第二区反应的所述显影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涂过程的喷涂时间小于所述第三喷涂过程的喷涂时间,所述第三喷涂过程的喷涂时间小于第二过程的喷涂时间。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喷涂过程,所述第二喷涂过程及所述第三喷涂过程中,所述基底处于旋转状态。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喷涂过程中,所述晶基底的转速为第一转速;在所述第二喷涂过程中,所述基底的转速为第二转速;在所述第三喷涂过程中,所述基底的转速为第三转速;所述第一转速等于所述第二转速,所述第二转速大于所述第三转速。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喷涂过程,所述第四喷涂过程的喷涂时间大于所述第二喷涂过程的喷涂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显影液与所述第一区或所述第二区反应的过程包括:
至少两次反应阶段,所述反应阶段包括反应过程和间隙过程;
其中,在所述反应过程中,所述基底处于静止状态;在所述间隙过程中,所述基底处于旋转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过程的时间大于所述间隙过程的时间。
进一步地,通过旋转所述基底,以去除与所述第一区或所述第二区反应的所述显影液。
进一步地,所述光刻胶包括正胶或负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29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