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端数据读写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4413.3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4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优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06 | 分类号: | H04L67/06;H04L67/133;H04L47/12;H04L47/627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高杰;于志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端 数据 读写 方法 装置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揭露了一种远端数据读写方法,包括:获取远端设备的第一ip地址和本地设备的第二ip地址;利用第二ip地址中的目标网段信息替换第一ip地址中的网段信息,得到目标ip地址;根据目标ip地址和第二ip地址生成数据调用请求并执行,以从远端设备中获取目标文件集;确定目标文件集中目标文件的文件类别;选取目标类别的目标文件为待写入文件,将待写入文件添加至预设文件队列;将待写入文件写入本地设备。同时,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远端数据读写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区块链技术,目标文件集可存储于区块链节点中。本发明可以提高获取不同局域网中的远端设备的文件并写入本地设备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端数据读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企业通过合作的方式来一起开发应用或测试应用,这种情况下开发人员所使用的客户端和测试人员所使用的远端设备通常不在一个地方 (即客户端与远端设备不在同一局域网内),从而导致本地开发人员很难及时获取到远端测试人员对应用进行测试所产生的系统日志并集中写入本地。
现有技术中对于本地设备与远端设备不在同一局域网内情况下的日志获取方案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预先将远端设备所产生的系统日志上传至指定的服务器,再从指定的服务器中下载获得系统日志并将获取的系统日志集中写入本地设备。该方法获取系统日志时需要经过指定服务器的中转,降低了获取系统日志的效率,而将获取的系统日志集中写入本地设备会导致数据堵塞,降低了将系统日志写入本地的效率。因此,如何提高获取不同局域网中的远端设备的日志文件并写入本地设备的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端数据读写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获取不同局域网中的远端设备的文件并写入本地设备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远端数据读写方法,包括:
获取远端设备的第一ip地址和本地设备的第二ip地址,其中,所述本地设备与所述远端设备属于不同局域网;
提取所述第二ip地址中的目标网段信息,利用所述目标网段信息替换所述第一ip地址中的网段信息,得到目标ip地址;
利用所述目标ip地址与所述第二ip地址生成数据调用请求,执行所述数据调用请求从所述远端设备中读取目标文件集;
根据预设关键字确定所述目标文件集中目标文件的文件类别;
从所述目标文件集中选取目标文件类别的目标文件为待写入文件,将所述待写入文件添加至预设文件队列;
根据所述预设文件队列的顺序将所述待写入文件写入所述本地设备。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设关键字确定所述目标文件集中目标文件的文件类别,包括:
利用第一频率公式计算所述目标文件集中每个目标文件包含的信息词的出现频率;
根据所述出现频率和第二频率公式计算所述目标文件集中每个目标文件包含的多个信息词按照不同排列组合排列成语句的语句频率;
按照所述语句频率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多个排列组合,将所述多个排列组合汇集为语句频率集;
计算所述语句频率集中的排列组合与预设关键字集中预设关键字的相似度;
根据所述相似度确定所述目标文件集中每一个目标文件的文件类别。
可选地,所述利用所述目标ip地址与所述第二ip地址生成数据调用请求,包括:
确定所述远端设备的运行环境;
获取与所述运行环境对应的编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4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