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桩智能调度方法及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5580.X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健飞;吴仲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美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产业互联数据智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5/00 | 分类号: | G07F15/00;G07F15/12;H04L67/12;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智能 调度 方法 服务器 | ||
1.一种充电桩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S1:获取目标用户的充电需求信息,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取车时间、充电时长;
S2:获取预设的各充电桩的充电配置参数,判断各充电桩基于对应的当前充电配置参数能否满足目标用户充电需求;若能,记为候选充电桩,所述充电配置参数包括预定车辆标识、对应的充电时间;
S3:将可投入充电时间最早的候选充电桩作为目标充电桩,以目标用户最早开始充电为目标建立所述目标充电桩的充电配置参数;
S4:当无候选充电桩时,确定取车时间在目标用户取车时间之后待充电车辆关联的充电桩为可调充电桩;
S5:建立各可调充电桩的充电调度列表,确定根据预设调度规则对充电调度列表中车辆进行队列调整后能够满足目标用户充电需求的可调充电桩;其中,所述充电调度列表中车辆包括:对应可调充电桩中待充电车辆、以及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车辆;
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
S51:建立各可调充电桩的充电调度列表并根据预设调度规则对充电调度列表中车辆进行充电队列调整;预设调度规则为:根据各所述待充电车辆与目标车辆对应的取车时间先后顺序调整充电队列;
S52:以当前时间为起始时间点,以充电调度列表中车辆对应的最迟取车时间为终止时间点建立各可调充电桩对应的充电时间轴;
S53:在所述充电时间轴上以起始时间点为滑动起点,滑动当前正在充电车辆对应的剩余充电时长至第一时间点;
S54:以第一时间点为滑动起点在所述时间轴上按照充电队列调整顺序滑动对应车辆所需的充电时长,得到各车辆对应的第一时间段;
S55:在所述第一时间点与相邻的第一时间段之间、以及各所述第一时间段之间分别插入预设调度时长使得各第一时间段分别向后滑动生成对应的第二时间段;
S56:在各所述时间轴上设定对应车辆的取车时间点,判断所述时间轴上各车辆对应的第二时间段是否均在其对应的取车时间点之前,若是,确定该可调充电桩进行队列调整后能够满足充电需求;
S6:以满足目标用户充电需求且按照所述预设调度规则进行队列调整后充电结束时间最早的可调充电桩为目标充电桩,以目标用户最早开始充电为目标建立所述目标充电桩的充电配置参数;
当目标充电桩为执行所述步骤S4~S6得到时,发送建立的所述目标充电桩的充电配置参数至充电调度列表中待充电车辆对应的第二用户终端;
第二用户终端接收允许被调度的授权操作后反馈至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目标用户的充电时长、第二计费方案计算目标用户充电所需的第二充电费用;其中,由第二计费方案计算产生的第二充电费用高于由第一计费方案计算产生的第一充电费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后还包括:判断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车辆是否在充电站内,若是,执行步骤S2;若否,发送无法配置充电的提示信息至第一用户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各充电桩基于对应的当前充电配置参数能否满足目标用户充电需求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充电配置参数中充电时间确定各充电桩的起始空闲时间,计算起始空闲时间至取车时间内各充电桩的空闲时长;
判断所述空闲时长是否大于所述充电时长与预设调度时长之和,若是,判定该充电桩能够满足目标用户充电需求;若否,判定该充电桩不能满足目标用户充电需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不存在能够满足目标用户充电需求的目标充电桩时,发送无法满足充电需求的提示信息以及推荐的充电方案至第一用户终端;其中,所述推荐的充电方案为:充电桩为基于当前充电配置参数得到的起始空闲时间最早的充电桩,充电开始时间为该充电桩的起始空闲时间向后延迟预设调度时长,充电结束时间为充电开始时间向后延迟所述充电需求信息的充电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美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产业互联数据智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美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产业互联数据智能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55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