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鲫鱼鳃出血发病率的异育银鲫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5793.2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业阳;任鸣春;张璐;米海峰;薛春雨;孙瑞健;尹恒;刘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马赟斋 |
地址: | 61009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鲫鱼 出血 发病率 异育银鲫 养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鲫鱼鳃出血发病率的异育银鲫养殖方法,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在5月份,放入规格≥0.3斤/尾的异育银鲫鱼苗;放苗密度为2000尾/亩;每天喂养异育银鲫体重1.5‑2.5%量的饲料;喂养至少三个月。本发明对异育银鲫的养殖特点以及鲫鱼鳃出血病原特点提出了一种养殖方法,其养殖周期短的同时能够安全避开两次鳃出血的病发高峰期,存活率达95%;能够在8月鲫鱼的价格高位达到0.8斤的上市规格,相比以前的养殖模式其经济效率提成3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鲫鱼鳃出血发病率的异育银鲫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2019年渔业年鉴记载,2019年全国鲫鱼产量277.1万吨。江苏盐城是全国鲫鱼养殖核心区,该地区养殖异育银鲫为主,养殖面积为80万亩左右,占全国鲫鱼的22.4%。但近10年来盐城地区受鲫鱼鳃出血疾病爆发影响,异育银鲫死亡率高达90%以上,养殖户损失惨重,不敢养、转养、弃养明显。受鳃出血病害影响,鲫鱼行情持续稳定。6两上的异育银鲫塘口价格维持6元/斤以上,8两上的异育银鲫塘口价格维持在8元/斤以上,1斤以上的异育银鲫塘口价格为10元/斤以上。
研究已经证实,鲫鱼鳃出血病原为鲤科疱疹病毒Ⅱ型(Cyprinid herpesvirusII,CYHV-II),是一种对异育银鲫高致死率的病毒,每年的4-5月、9-10月,水温15-25℃之间易爆发。养殖户按照年初放苗、年底卖鲫鱼模式进行养殖,难以避过鳃出血高发期,养殖成功率低,且效益差。主要表现在:
(1)养殖户在鱼病高发期,为了降低风险,实行“三不”政策,不投料、不换水、不调水,减少对异育银鲫刺激,安全避过鱼病高发期,但造成异育银鲫上市规格小、上市晚、价格低。
(2)养殖户为了减少投入,鲫鱼放苗规格小,饲料投喂档次低,以28%蛋白低挡混养料为主,造成异育银鲫规格小,价格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鲫鱼鳃出血发病率的异育银鲫养殖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降低鲫鱼鳃出血发病率的异育银鲫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养殖池环境控制:控制池水pH值在7.5-8.5;水温18-32℃;亚硝酸盐含量≤0.25mg/ml;氨氮含量≤1.5mg/ml、溶氧≥3m/L;
放苗:在5月份,放入规格≥0.3斤/尾的异育银鲫鱼苗;放苗密度为1500-2500尾/亩;
喂养:每天喂养异育银鲫体重1.5-2.5%量的饲料;喂养至少三个月。
优选地,所述放苗步骤中:在养殖池内套养白鲢和花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白鲢的放苗密度为≥30/尾亩,规格为≥1斤/尾。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花鲢的放苗密度为≥60/亩,规格为≥0.6斤/尾。
优选地,所述喂养步骤中:当水温≤20℃时,每天喂养异育银鲫体重1.5-2.0%量的饲料
优选地,所述喂养步骤中:当水温≥20℃时,每天喂养异育银鲫体重2.0-2.5%量的饲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喂养步骤中:当溶氧低于3mg/l、阴雨天气时,将喂养量降低至异育银鲫体重的1.5%。
本发明对异育银鲫的养殖特点以及鲫鱼鳃出血病原特点提出了一种养殖方法,其养殖周期短的同时能够安全避开两次鳃出血的病发高峰期,存活率达95%;能够在8月鲫鱼的价格高位达到0.8斤的上市规格,相比以前的养殖模式其经济效率提成3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养殖模式和传统的异育银鲫养殖生长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5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