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识别嗜水气单胞菌DNAzymes及筛选检测方法与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5972.6 | 申请日: | 2020-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0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吕明生;马小艺;王淑军;范诗慧;秦铭灿;卢静;武航婕;田雪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5 | 分类号: | C12N15/55;C12N9/22;C12Q1/689;C12Q1/6869;C12Q1/44;C12Q1/04;C12R1/01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水气 单胞菌 dnazymes 筛选 检测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是用于特异性识别嗜水气单胞菌的DNAzymes,DNAzymes的核苷酸序列为单链DNA片段DAh1、DAh2、DAh3、DAh4或者DAh5,或者Dah1序列的优化序列DAh1‑T1、DAh1‑T2、DAh1‑T3或者DAh1‑T4。本发明得到5条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识别和切割的DNAzymes序列及其优化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DNAzymes的筛选方法与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多条特异性强识别嗜水气单胞菌DNAzyme序列,用于传感器制作能够有效地对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检测,可在食品,环境及水产养殖中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病源性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检测的DNAzymes的序列,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与用途。
背景技术
DNAzyme是通过体外选择分离的催化性DNA序列,是具有核酸酶活性的单链寡聚核苷酸,可在一定条件下裂解特定的核苷酸底物,可以特异性识别靶标并发生裂解反应。1994年,Joyce和Breaker在体外从大量随机DNA序列中分离出可以被Pb2+激活DNAzyme。它们作为传感器领域中廉价,稳定和可放大的检测元件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自DNAzyme被发现以来,在传感领域作为廉价,稳定,耐受性强,可扩增的检测元件而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独特的特征使其检测目标范围从金属离子到生物分子,并获得了良好的结果。例如用于检测Na+,K+,Ag+,Mg2+,Ca2+,Cu2+,Hg2+,Pb2+,Zn2+,Co2+,Ni2+,UO2+,脂多糖,胰岛素,组氨酸,葡萄糖,凝血酶等。
近年来,细菌和病毒的增长已日益污染食品。被污染的食物或饮料可以感染人类。嗜水气单胞菌是一种在食物中具有高致病性的细菌,分布在牲畜,生红肉,海鲜,乳制品,蔬菜和其他食物中人们会被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各种疾病,包括菌血症,脑膜炎,肠胃炎和肺部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被认为是水生,陆地环境和人类中的主要病原体。它给食品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快速、便捷地检测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至关重要。常规方法包括培养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ELISA分析,PCR技术,已被广泛使用和接受。大多数方法耗时且费力,不适合在现场应用。如,细胞培养需要很长时间。 pH和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将直接影响血清反应的结果。PCR技术需要提取细菌DNA和许多类型的试剂,操作繁琐。
基于DNAzymes的生物传感器正逐步用于细菌检测,如:结合DNAzyme和脲酶的方法来检测幽门螺杆菌,结合DNAzyme和LAMP的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并结合使用DNAzyme和PCR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简便,高效的嗜水气单胞菌检测方法已成为防止嗜水气单胞菌对食品,公共卫生和水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新的基于DNAzyme的传感器,用聚苯乙烯板检测嗜水气单胞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特异性识别嗜水气单胞菌的DNAzyme序列,可用于特异性识别嗜水气单胞菌检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特异性识别嗜水气单胞菌的DNAzyme序列快速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上述特异性识别嗜水气单胞菌的DNAzyme序列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特异性识别嗜水气单胞菌的DNAzymes,其特征在于:所述DNAzymes的核苷酸序列为单链DNA片段DAh1、DAh2、DAh3、DAh4或者DAh5,或者Dah1序列的优化序列DAh1-T1、DAh1-T2、DAh1-T3或者DAh1-T4,各单链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5’-3’)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5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