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因VII型新城疫标记疫苗株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036432.X 申请日: 2020-09-27
公开(公告)号: CN112111467B 公开(公告)日: 2021-06-22
发明(设计)人: 卢琴;温国元;王国康;邵华斌;罗青平;商雨;王红琳;罗玲;张蓉蓉;汪宏才;张腾飞;张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7/01 分类号: C12N7/01;C12N15/85;G01N33/569;G01N33/68;A61K39/17;A61P31/14
代理公司: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代理人: 邬丽明
地址: 430064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因 vii 新城 标记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VII型新城疫标记疫苗株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以血清2型禽副粘病毒Y2株的全基因组转录质粒为骨架,将其F和HN基因的胞外域分别替换为基因VII型新城疫病毒株的F和HN基因的胞外域,通过病毒拯救,获得重组嵌合病毒。该疫苗株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202052。该嵌合病毒可以用于我国主要流行的基因VII新城疫的防控。同时,该嵌合病毒不含有新城疫病毒NP蛋白,其免疫鸡后不会产生针对新城疫病毒NP蛋白的抗体。以常规的新城疫病毒NP抗体ELISA检测方法对rY2‑HB疫苗株免疫鸡群进行抗体检测,可实现特异检测临床野毒株产生的NP抗体,排除疫苗毒株产生的抗体干扰,有利于新城疫的监测与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疫苗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因VII型新城疫标记疫苗株副粘病毒II型rY2-HB株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到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将血清2型禽副粘病毒Y2株的F和HN基因胞外域分别替换为基因VII型新城疫病毒株的F和HN基因胞外域,获得嵌合病毒rY2-HB株,以及该毒株在基因VII新城疫标记疫苗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禽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全球养禽业。其典型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我国ND的防控以疫苗免疫预防为主。LaSota、V4、Clone-30等传统ND疫苗株在新城疫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近年来在我国流行的ND以基因VII型为主,与当前广泛使用的LaSota株等疫苗在抗原匹配性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以致临床带毒现象比较普遍。基因VII型ND疫苗的成功研发为我国基因VII ND的防控提供了有利支撑。但此类疫苗在接种后会对ND的血清学监测带来干扰,疫苗接种后动物体内会产生ND抗体,临床野毒感染后动物体内同样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常规的血清学方法,如血凝抑制、ELISA、胶体金等方法,都不能很有效的区分疫苗免疫和临床野毒感染。因此,研发ND标记疫苗及配套鉴别诊断技术是当前ND防控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NDV属副黏病毒科、禽副粘病毒属。禽副粘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APMV)的血清型有9个,APMV-I~APMV-IX,其中新城疫病毒是APMV-I的唯一成员。APMV基因组按照3'-NP-P-M-F-HN-L-5',依次编码6种结构蛋白,即核衣壳蛋白(nucleoprotein,NP)、磷蛋白(phosphoprotein,P)、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haemaggulatinin-neuraminidase,HN)和大分子量聚合酶蛋白(Largeprotein,L)。NP蛋白的基因编码区长度均为1467bp,编码48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56kDa。NP蛋白与P和L蛋白结合包裹基因组RNA形成一个螺旋的核糖核蛋白(RNP)复合体,参与病毒基因转录和基因组复制。NP蛋白在APMV的各个血清型中高度保守,含量丰富,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且NP蛋白抗体不具有病毒中和效果。因此,NP蛋白是设计ND标记疫苗的首选靶标。

NDV反向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对NDV进行点突变修饰、插入外源基因、基因片段互换等基因操作成为可能。关于新城疫标记疫苗和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文献有一定的报道,但均未涉及到通过基因替换的方法研发新城疫标记疫苗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因VII型新城疫标记疫苗株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因VII型新城疫标记疫苗株副粘病毒II型rY2-HB株,该毒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是,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052,保藏时间为8月28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64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