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6546.4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湃;董娟娥;佘雕;魏兴能;杨萧昂;马傲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K3/04;C08J5/18;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奇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勒烯 杜仲 紫外 吸收 薄膜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包括薄膜基体和分散在所述薄膜基体中的富勒烯,所述薄膜基体由杜仲胶形成,所述富勒烯为C60。本发明提供的薄膜材料由富勒烯C60和杜仲胶复合得到,其中,富勒烯C60具有良好的紫外吸收能力,杜仲胶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特性,环境友好,二者复合得到的薄膜材料保留了各自的特性,生物可降解性好,且具有较广的紫外吸收谱带,在200~400nm波段的紫外吸收率几乎达到100%,并对小麦赤霉菌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赤霉病主要是由病原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侵染引起的世界流行性真菌病害。赤霉病不但会造成作物减产、谷物品质下降,还会降低种子的萌发率。据测算,在中流行年份穗期发病时,病穗率为30~50%,可减产5~15%;在大流行年份穗期发病时,病穗率为50~60%,可减产20%以上,而被侵染发病的麦粒发芽率较正常无病麦粒的发芽率低24~65%,且收获后的病麦粒食品加工质量差,从而降低其商品价值。
根据小麦赤霉菌的发生规律和田间流行特点,一般通过选育抗病小麦新品种或采用农业防治、化学药剂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技术对小麦赤霉病进行防治。其中,选育抗病小麦新品种周期较长,需要花费数年到数十年时间。农业防治包括减少种质密度、降低田间湿度以及适量使用基肥等措施,收效甚微,受环境影响大,同时给小麦生长带来了一定风险。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防治技术,主要使用化学物质如多菌灵、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或丙硫菌唑等,存在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生物防治利用能够控制或抑制镰刀菌(小麦赤霉病致病菌)的菌株防控小麦赤霉菌,见效缓慢,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生物可降解性好,环境友好,且紫外吸收能力强,对小麦赤霉菌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包括薄膜基体和分散在所述薄膜基体中的富勒烯,所述薄膜基体由杜仲胶形成,所述富勒烯为C60。
优选地,所述杜仲胶和富勒烯的质量比为1:(0.01~0.4)。
优选地,所述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的厚度为0.4~0.5mm。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富勒烯、杜仲胶和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料液;
将所述混合料液置于平板模具中后进行干燥,得到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甲苯、氯仿和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混合料液中杜仲胶的浓度为0.05~0.3g/mL。
优选地,所述富勒烯、杜仲胶和有机溶剂混合在超声条件下进行,所述超声的功率为400~1000W,时间为1~2h。
优选地,所述干燥为真空干燥,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30~40℃,时间为1~2h,真空度为0.01~0.05MPa。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在小麦赤霉菌防控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富勒烯/杜仲胶紫外吸收薄膜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6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