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车车身一体成型工艺以及房车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7079.7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8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镔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红岸车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99/00 | 分类号: | B29D99/00;B29C33/38;B29C33/40;B60P3/32;B62D29/04;B62D35/00;B29K10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经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4 | 代理人: | 高照 |
地址: | 441200 湖北省襄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车 车身 一体 成型 工艺 以及 | ||
本发明属于房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房车车身一体成型工艺以及房车,包括S1.粗雕、S2.修整、S3.精雕、S4.一侧铸造、S5.铺设骨架、S6.成型、S7.修整七步工艺制作,得到包括车头、设置在车头底部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车身,所述车身自外向内由外壳、骨架和保温层三层组成的房车。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通过一体成型技术,极大减少了房车的连接结构、漏水的隐患小、摩擦噪声小、承重性能强、安全性好;2.车身采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进行增强,优化车身强度,且减少重量,做到轻量化高强度;3.同时房车侧面车身从前到后,从上到下都带有弧度,形成流线型侧面,减少风阻,增强车身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房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房车车身一体成型工艺以及房车。
背景技术
房车,又称“车轮上的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是车,是一种可移动、可居住的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冰箱、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音响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房车是集“衣、食、住、行”于一身,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
传统的房车外形如同专利公告号“CN304932972S”,名称为“房车(依维柯)”的外观专利一般,其房车的车身通常是由若干个复合平板,再利用如同专利公告号“CN105422552A”,名称为“一种房车连接件”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形成的车身,这种车身的优点在于制造迅速,成本低廉,但是其也相应的产生了防水不严、承重能力差的效果,并且难以形成圆弧结构,抗风抗撞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车车身一体成型工艺,具有一体成型、制造迅速、抗风抗撞、防雨防漏和承重能力强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房车车身一体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粗雕:将高密度聚氨酯制成块,使用雕刻机将高密度聚氨酯雕刻出模具外形;
S2.修整:在S1中雕刻完成的高密度聚氨酯块表面涂上一层环氧树脂和玻璃纤维的混合物,再对混合物的表面进行修整;
S3.精雕:在S2中修整完成的表面涂一层代木树脂,再进行精细雕刻,制成一件模具,重复步骤S1-S3,制出其余模具;
S4.一侧铸造:在其中一部分模具上喷上玻璃钢树脂、铺设增强纤维、用钢辊压紧,反复若干次,制成外壳;
S5.铺设骨架:趁外壳的玻璃钢树脂尚未完全凝固时黏上骨架;
S6.成型:在骨架外涂上保温树脂,合模,向模具内注入环氧树脂,得到粗车身;
S7.修整:将粗车身脱模、对车身进行修整,得到成车;
在步骤S4中,选择的模具要使得外壳位于完成后的车身最外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S3是制模过程,一体成型房车的生产的主要方式是采用订购式,需要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所以每批生产都要重新制模,模具在损坏或者生产结束之前可以反复进行步骤S4-S7,在生产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可以只需要制阴阳两瓣模具即可,在生产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将车身的部位分割成多份,分别铸造,最后使用树脂将各个部分粘合固化再脱模即可。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增强纤维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任意比例混合,增强纤维在房车不同位置的成分和配比相同或不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纤维和碳钎维的混合铺设就能做到让车身强度更高,质量更轻。碳钎维刚性好,质量轻,但是很脆,玻璃纤维刚性弱,质量重,有一定的柔韧度,两者综合使用,能优化车身强度,且减少重量,做到轻量化高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红岸车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红岸车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70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