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湿式开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7852.X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8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郑著顺;舒林和;袁黔东;王冬;包昌华;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长通装配式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22 | 分类号: | B28D1/22;B28D7/02;B08B5/0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700 贵州省黔南布依***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压加气 混凝土 板湿式 开槽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湿式开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装配式建材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传输轨道;立柱支架横跨传输轨道进行设置;在立柱支架上分别设置有风道组件和开槽组件;风道组件通过风管与真空泵相接,且在风管的中部还设置有分离箱;在分离箱的下部设置有螺旋输送机,且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正对废料池设置;在风道组件上还设置有连接头;在立柱支架的上顶部设置有定滑轮;吊绳绕过定滑轮,且一端安装在连接头上,另一端与控制装置相连;开槽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开槽组件和第二开槽组件;在立柱支架上还设置有两组导向限位块;第一开槽组件和第二开槽组件分别通过对应的导向限位块沿竖直可移动地安装在立柱支架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材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湿式开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简称加气板、AAC板)作为一种组合装配式的建筑材料,因其经济、方便施工且生产环保的特性而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加气板的生产需要将由水泥、石灰、硅砂等原料进行充分混合成浆后再倒入放置有钢筋网片的小车中进行浇筑成型,待浇筑车内成型为一整块混凝土结构后再将其切割成一定的规格大小,此外,在一些作为墙体或具有其他配合要求的板材上还需要进行开槽加工;目前的开槽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干式开槽,其主要针对混凝土板蒸养冷却后所获得的硬质成型板来使用槽刀进行主动切削加工;另一类是湿式开槽,其则是针对混凝土板刚通过浇筑得到的初步成型板,由于这类成型板未经过蒸养,故而其板材结构相对较软,对于,可以在板材的转移过程中直接设置固定的槽刀,利用板材自身行进的动力挤压槽刀以完成切割。由于干式开槽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故而在室内生产线上多采用湿式开槽法进行开槽;而目前国内的湿式开槽结构大多如公开号为209832224U,公开日期为20191224所示的专利文件:“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建材开槽装置”中的公开结构相类似,即在通过在板材前进方向的左右侧分别设置相对的两组竖向槽刀来对板材的两侧进行开槽;考虑到加工难度,一般加气混凝土板的切割是在浇筑成型后直接进行的,而这种湿式开槽所面对的对象在大多情况下都是堆叠在一起的已切割板材,但在具体进行开槽的过程中,上下板材之间只能通过摩擦力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而同样竖向设置的槽刀会使得上部板材的槽口精度大小小于底部的精度,在结构强度的影响下,这种结构的槽刀也不利于加工较深槽口;这是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湿式开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蒸压加气混凝土板湿式开槽系统,它包括传输轨道;立柱支架横跨传输轨道进行设置;在立柱支架上分别设置有风道组件和开槽组件;风道组件与开槽组件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m;
风道组件通过风管与真空泵相接,且在风管的中部还设置有分离箱;在分离箱的下部设置有螺旋输送机,且螺旋输送机的输出端正对废料池设置;在风道组件上还设置有连接头;在立柱支架的上顶部设置有定滑轮;吊绳绕过定滑轮,且一端安装在连接头上,另一端与控制装置相连;
开槽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开槽组件和第二开槽组件;在立柱支架上还设置有两组导向限位块;第一开槽组件和第二开槽组件分别通过对应的导向限位块沿竖直可移动地安装在立柱支架上。
立柱支架包括沿传输轨道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立柱组和第二立柱组;在第一立柱组的两根立柱之间安装有支撑台;导向限位块设置在支撑台上;风道组件安装在第二立柱组上;在第一立柱组及第二立柱组上相邻的立柱之间设置有加固连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长通装配式建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长通装配式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78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