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转换供能的县域清洁能源供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7993.1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7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扬宇;杨跃武;张雪生;马杰;牛卫平;郑罡;马浩博;刘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46;H02J3/28;H02J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科鼎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51 | 代理人: | 蔡佳宁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换 清洁 能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转换供能的县域清洁能源供能系统,包括变电站、配电基站和数据统计中心,所述变电站与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和生物质发电站相连接,且变电站同时与应急用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连接,所述变电站与跨区域能源输入和跨区域能源输出相连接,并且变电站与配电基站相连接。该可转换供能的县域清洁能源供能系统,能够进行供能转换,使其在产生发电计划之外的用电量时,能够利用其它发电站的电力或是利用储存的电力用于填补缺少的电力,避免用电区域发生断电现象而影响生产生活,且能够根据不同区域的用电用户进行用电分析,使发电站根据用电分析出的数据定制用电计划进行发电,尽量减少余电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县域清洁能源供能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转换供能的县域清洁能源供能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县域、县城、村镇“三层级”差异化区域发展需求,打造“3×3”能源互联网规划体系,针对县域层面,通过构建全域覆盖的能源网络、全域感知的信息数据和全域延伸的平台服务,保障风、光、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提升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优化网架结构,提高新能源承载力,推动县域能源互联网全方位覆盖,但现有的县域清洁能源供能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不便于实现供能转换,导致在发生发电计划之外的用电量时,仅靠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和生物质发电站的发电量可能难以满足,从而容易导致用电区域发生断电现象而影响生产生活,且不便于根据不同区域的用电用户进行用电分析,导致各发电站不便于根据不同用电计划进行发电,可能导致余电浪费,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转换供能的县域清洁能源供能系统,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转换供能的县域清洁能源供能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县域清洁能源供能系统不便于实现供能转换,导致在发生发电计划之外的用电量时,仅靠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和生物质发电站的发电量可能难以满足,从而容易导致用电区域发生断电现象而影响生产生活,且不便于根据不同区域的用电用户进行用电分析,导致各发电站不便于根据不同用电计划进行发电,可能导致余电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转换供能的县域清洁能源供能系统,包括变电站、配电基站和数据统计中心,所述变电站与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和生物质发电站相连接,且变电站同时与应急用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相连接,所述变电站与跨区域能源输入和跨区域能源输出相连接,且变电站与储电站相连接,并且变电站与配电基站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电基站与配气站相连接,且配电基站与储电站相连接,所述配电基站与居民用配电站和工业用配电站相连接,且居民用配电站与县域居民用电区域相连接,并且工业工配电站与县域工业用电区域相连接,所述县域居民用电区域和县域工业用电区域同时与用电数据采集中心相连接,且用电数据采集中心与用电数据统计中心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电基站的作业步骤为:
步骤1:配电基站接收来自用电数据统计中心反馈的预估统计好的用电数据,配电基站将数据反馈给变电站,让其制定发电计划;
步骤2:变电站将发电计划反馈给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个生物质发电站,风力发电站、光伏发电站个生物质发电站根据发电计划进行发电,同时变电站可进行跨区域能源输出,供给于跨区域用电区域;
步骤3:变电站将电力传输至配电基站用于各区域用电;
步骤4:当用电数据统计中心反馈给配电基站,发现用电异常时,配电基站反馈给变电站;
步骤5:当发电量偏小时,变电站可接受跨区域输入的电力,同时可利用储电站储存的电力,也可启用应急用水力发电,甚至需采用火力发电,以避免断电,而当发电量偏大时,变电站可将多余电力储存于储电站,以备发电站发电量不足时之需。
优选的,所述县域居民用电区域包括县域居民用户和县域商业用户,且县域居民用户和县域商业用户分别与智能电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开封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79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机减震结构
- 下一篇:苯并三唑衍生物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