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短报文识别光纤复用通道故障区间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8038.X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8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张涛;张灏;臧佳;陈福锋;李玉平;薛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4 | 分类号: | H04W4/14;H04L69/22;H04L1/00;H04B10/079;H02H7/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朱远枫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报文 识别 光纤 通道 故障 区间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利用短报文识别光纤复用通道故障区间的方法和系统,复接装置A接收同侧线路保护装置A的长报文并解析获得长报文中保护装置A的光口收侧通道状态标识;复接装置A根据线路保护装置A光口收侧通道状态标识以及自身光口收和电口收的通道状态标识生成短报文,并向对侧复接装置B发送短报文;复接装置B根据接收对侧复接装置A发送的短报文以及复接装置A获得的其自身光口收和电口收的通道状态、保护装置B的光口收侧通道状态标识以及复接装置B自身光口收和电口收的通道状态确定光纤复用通道的故障区间。本发明方法不需要对保护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不需要插拔装置线缆,解决了复用通道故障区间快速识别的难题,提高了光纤复用通道故障区间识别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继电保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短报文识别光纤复用通道故障区间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复用通道是光纤纵联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不受距离限制,在通信网故障时可依靠电力通信网自愈环恢复运行,相对安全可靠,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在现场应用过程中,光纤复用通道也会出现一些异常问题导致通道不通畅,例如通道瞬时故障瞬时恢复、调试过程中线缆连接错误等,因此,需要对通道出现的问题进行定位。由于光纤复用通道环节较多,传统排查通道异常的方法费时费力,尤其对瞬时故障瞬时返回的情况难以起效,同时,传统排查过程也容易造成光纤二次污染和线缆松动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应用过程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短报文在线识别光纤复用通道故障区间的实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复用通道故障区间在线定位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利用短报文识别光纤复用通道故障区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复接装置A接收同侧线路保护装置A的长报文并解析获得长报文中保护装置A的光口收侧通道状态标识;
复接装置A根据线路保护装置A光口收侧通道状态标识以及获得的自身光口收和电口收的通道状态标识生成短报文,并向对侧复接装置B发送短报文;
复接装置B根据接收对侧复接装置A发送的短报文以及对侧复接装置A获得的其自身光口收和电口收的通道状态、获取的复接装置B同侧线路保护装置B的光口收侧通道状态标识以及复接装置B自身光口收和电口收的通道状态确定光纤复用通道的故障区间。
进一步地,复接装置A在空闲时隙向对侧复接装置B发送短报文。
进一步地,复接装置A在向复接装置B传送同侧线路保护装置A的长报文之后间隔预定时间再向对侧复接装置B发送短报文。
进一步地,所述复接装置A接收同侧线路保护装置A的报文并解析获得报文中保护装置A的光口收侧通道状态标识的方法包括: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保护装置A光口接收端对由对侧保护装置B发送过来的报文进行链路层CRC校验和应用层校验,获得的校验结果包括线路保护装置A光口收侧通道状态量,将该状态量填充到线路保护装置A光口发送端所发送长报文的对应标识位;所述复接装置A光口接收到线路保护装置A发送的长报文后,按照预先约定的协议内容将对应标识位解析出来。
进一步地,复接装置A获取其自身光口收和电口收的通道状态标识的方法包括:
所述复接装置A光口接收端对所收由本侧保护装置A发送的长报文进行链路层CRC校验和应用层校验,获得自身光口接收端的通道状态标识;所述复接装置A电口接收端对所收由对侧保护装置B发送而来的长报文进行链路层CRC校验和应用层校验,获得自身电口接收端的通道状态标识。
进一步地,复接装置A根据线路保护装置A光口收侧通道状态标识以及获得的自身光口收和电口收的通道状态标识生成短报文的方法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80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