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8419.8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胜;李雪峰;马骏;刘巍;杨松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仓 钢筋 轨道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采用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的钢筋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环形轨道安装:根据需要绑扎的待穿环向钢筋圈数,确定环向钢筋的根数及径向安装位置;每根环形轨道均采用沿周向的若干弧形轨道节段拼接形成,每节弧形轨道节段均安装在对应的开字架上;每根环形轨道均留下最后一节弧形轨道节段,暂不安装,形成缺口;
步骤2、轨道车安装:将若干节轨道车从每根环形轨道的缺口处装入对应的环形轨道中,每根环形轨道中相邻两节轨道车之间采用张紧连接件进行连接,张紧连接件的长度大于缺口的弧长;安装过程中,采用后一节轨道车推动前面所有节轨道车前进或通过前一节轨道车拉动后一节轨道车前进的方式,从而使得每根环形轨道上的所有节轨道车呈环形均匀分布,且通过张紧连接件形成为一个整体;
步骤3、最后一节弧形轨道节段安装:当所有轨道车安装完成后,将步骤1中每根环形轨道均留下的最后一节弧形轨道节段安装在对应的环形轨道上,从而形成完整封闭的环形轨道;
步骤4、其中一根环向钢筋A的传送:将弯弧传送机的钢筋出口对准其中一节轨道车的挂钩a上方,启动弯弧传送机,将环向钢筋A跑圆并送到挂钩a开口的位置,随着传送长度的增加,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环向钢筋A的前端将落到正下方的挂钩a上,随着环向钢筋的进一步前进,推动挂钩a往前走;由于每根环形轨道上的所有节轨道车为一个整体,故而每根环形轨道上的所有节轨道车均同步前进;环向钢筋A的中部和尾端将落在至少一个挂钩上,这样,环向钢筋A将至少有两个挂钩进行支撑;
步骤5、剩余环向钢筋传送:参照步骤4,完成筒仓内中外侧每圈中所有环向钢筋的传送;传送到位后,从挂钩中取下对应环向钢筋进行捆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的钢筋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当每根环形轨道需传送的环向钢筋之间具有设定长度的重叠接头时,则当环向钢筋A传送完成后,启动弯弧传送机,将下一根环向钢筋B跑圆并前送,将环向钢筋B前端抬起,待到达设定重叠长度要求时放下,架设于环向钢筋A上方。
3.一种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装置,基于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采用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的钢筋传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环形轨道和若干节轨道车;
若干根环形轨道同心设置在筒仓开字架上,每根环形轨道沿周向均布有若干节轨道车,每根环形轨道上相邻两节轨道车之间通过张紧连接件相连接;
每节轨道车均能沿对应的环形轨道滑动,每节轨道车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挂钩;每根环形轨道上相邻两个挂钩之间的间距均小于待穿环向钢筋长度的一半,每根环形轨道上所有挂钩的朝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环形轨道均包括挂钩移动环槽和行走支撑环面,行走支撑环面对称布设在挂钩移动环槽两侧;每节轨道车均包括车架和设置在车架底部左右两侧的行走轮;挂钩包括一体设置的竖直杆部和钩部;其中,挂钩的钩部位于对应环形轨道的下方,挂钩的竖直杆部顶端穿过挂钩移动环槽并与车架的底部中心相连接;挂钩能在轨道车的带动下,沿挂钩移动环槽进行环向移动;轨道车的行走轮分别沿对应侧的行走支撑环面行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环形轨道均包括两个导向环面,两个导向环面垂直设置在两个行走支撑环面的外侧;每节轨道车的车架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导向轮与导向环面滚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环形轨道均包括设置在两个导向环面顶部的环形盖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挂钩的高度均能够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挂钩均通过螺栓和锁定螺母与车架底部中心相连接,通过调节螺栓的高度,进而调节挂钩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环形轨道上相邻两个挂钩之间的间距范围在2~3米。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仓穿钢筋用轨道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张紧连接件为弧形钢筋或线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84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