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连杆后悬车辆合装时后悬四轮定位调整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8454.X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1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艾洋;杨建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10 | 分类号: | B23P19/10;G01B11/275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车辆 合装时后悬四轮 定位 调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连杆后悬车辆合装时后悬四轮定位调整装置,其包括主体框架、后悬夹固单元、轮边运动单元、轮边前束外倾角度检测单元、自动调节单元、控制器;后悬夹固单元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用于夹固多连杆后悬车辆的托架,模拟实车与车身装配状态;轮边运动单元安设在主体框架上;用于夹固制动盘后,模拟多连杆后悬车辆的车轮跳动;并模拟车辆下线时轮心和车身高度;轮边前束外倾角度检测单元安设在轮边运动单元上;用于实时监测多连杆后悬车辆的轮边前束、外倾角度;自动调节单元安用于调整多连杆后悬车辆的后悬前束和外倾角。本发明能解决整车合装完成后后悬架前束、外倾调节困难,耗时较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连杆后悬车辆合装时后悬四轮定位调整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在合装完成后(底盘、车身、发动机等零部件都装完后),在出厂前,都需要对车辆进行四轮定位调整(前束、外倾调整),以确保下线车辆四轮定位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前束和外倾均可调的后多连杆悬架来说,由于各种杆系布置复杂,后悬和车身合装后,车辆下线时调节前束和外倾的操作空间不足,调节人员在车辆下部没有足够的操作空间,调节操作困难,工序费时较长,严重影响车辆下线节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连杆后悬车辆合装时后悬四轮定位调整装置及方法,该调整装置及方法利用后悬架在分装时操作空间的便利性,采用机械自动装置,在底盘分装时(底盘与车合装前),对后悬分装总成进行检测和自动调整,从而在车辆下线时只需对前悬架进行前束调节,不需要对后悬架进行四轮定位调整,缩短了整车下线节拍,以及解决了整车合装完成后后悬架前束、外倾调节困难,耗时较长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连杆后悬车辆合装时后悬四轮定位调整装置,其包括主体框架、后悬夹固单元、轮边运动单元、轮边前束外倾角度检测单元、自动调节单元、控制器;
所述后悬夹固单元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用于夹固多连杆后悬车辆的托架,模拟实车与车身装配状态;
所述轮边运动单元安设在主体框架上;用于夹固制动盘后,模拟多连杆后悬车辆的车轮跳动,进行应力释放;并定位车轮轮心Z方向高度,模拟车辆下线时轮心和车身高度;
所述轮边前束外倾角度检测单元安设在轮边运动单元上;用于实时监测多连杆后悬车辆的轮边前束、外倾角度;
所述自动调节单元安设在主体框架上;用于调整多连杆后悬车辆的后悬前束和外倾角;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后悬夹固单元、轮边运动单元、自动调节单元工作。
按上述方案,所述后悬夹固单元包括定位机构和紧固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的定位伺服液压装置和位于定位伺服液压装置上的定位轴,所述控制器控制定位伺服液压装置的执行器的伸缩和旋转;所述紧固机构包括固定在主体框架上的紧固伺服液压装置和位于紧固伺服液压装置上的夹固部,所述控制器控制紧固伺服液压装置的伸缩和旋转;夹固部与定位轴配合,将多连杆后悬车辆的托架固定;
通过定位伺服液压装置、紧固伺服液压装置模拟实车与车身装配状态。
按上述方案,所述夹固部包括折板和夹固板,折板的一端与紧固伺服液压装置的执行器连接,折板的另一端与夹固板连接。
按上述方案,所述轮边运动单元包括轮边运动滑移机构、轮边运动伺服液压机构、制动盘夹固机构;所述轮边运动滑移机构包括安设在主体框架上的轮边运动滑槽和能在轮边运动滑槽内滑动的轮边运动滑块;所述轮边运动伺服液压机构的液压缸固定在轮边运动滑块上;所述轮边运动伺服液压机构的执行器与制动盘夹固机构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轮边运动伺服液压机构的伸缩和旋转;所述制动盘夹固机构用于加固多连杆后悬车辆的制动盘;
通过轮边运动伺服液压机构模拟车轮跳动,进行应力释放,并定位轮心Z方向高度,模拟车辆下线时轮心和车身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84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