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摩托车洗车房及智能洗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9352.X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2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素珍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摩托车 洗车 方法 | ||
1.一种智能摩托车洗车房,其特征在于:包括门部,房体,通风单元,洗液分配单元,洗刷单元,以及水处理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其中,门部包括可自动开启的树脂玻璃门,所述树脂玻璃门上设置有触屏控制部,且两扇树脂玻璃门闭合处设置有电子锁;
所述门部前端设置有承置板,所述承置板上设置有两个定位凹坑,分别对应于摩托车的两轮,且承置板上具有自重传感器、抬高车轮装置以及通信模块;
所述通风单元设置在所述房体的上端及后部;所述洗液配比单元以及所述洗刷单元设置在房体内部的左右两侧,所述水处理单元设置在房体下部;房体内底部设置有两条轨道,供所述承置板滑动于其上;
所述洗刷单元包括承托板,牵引板、洗刷管、输液管、抽动组件、万向伸缩臂;
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门部、所述房体、所述通风单元、所述洗液分配单元、所述洗刷单元以及所述水处理单元均通信连接,并且受到所述控制单元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智能摩托车洗车房,其特征在于:污渍检测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和数据分析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摩托车上的图像信息发送至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经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分析来确定车上是否存在污渍以及污渍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智能摩托车洗车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液配比单元包括多个储液罐,每个储液罐中储备不同类别的洗涤剂,经污渍检测模块检测到相应的污渍位置和类型后,控制系统相应地从不同储液罐中抽取不同比例的洗涤剂混合成最终洗涤剂。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智能摩托车洗车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单元包括多根废液导液管、废液处理罐、排水管,所述废液处理罐内设置有多级处理单元,该多级处理单元包括活性炭吸附组、混凝剂和/或絮凝剂。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智能摩托车洗车房,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伸缩臂,一端固定在所述房体内部侧壁上,并配以驱动机构,其能够帮助所述承托板进行旋转和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智能摩托车洗车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中设置有槽,用以容纳所述洗刷管以及所述牵引板。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智能摩托车洗车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中设置有用以容纳抽动组件的相应部件的槽。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智能摩托车洗车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洗刷管包括设置有喷液孔的塑料管、刷毛。所述洗刷管一端所述连接牵引板,另一端连接输液管,经所述洗液配比单元配比好的最终洗涤剂,经由连接所述洗液配比单元的所述输液管输入到所述洗刷管中。
9.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的智能摩托车洗车房进行智能洗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清洗步骤:
S1:摩托车车主将摩托车停入位于车门前端的承置板上;
S2:承置板上感应系统感应到自重增加后,给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控制系统激活触屏控制单元,触屏控制单元发出提示音,车主根据提示音选择摩托车型号,以及污渍位置、污渍类型,确认锁车并进行缴费;
S3:缴费成功后,两扇车门上的电子锁接收到控制系统的命令,解锁,且控制系统启动门打开,承置板下方防水驱动装置驱动承置板沿着轨道进入到房体内;
S4:承置板前端进入到门内后,污渍检测模块启动检测,了解污渍位置以及污渍类型,与车主输入与选择的结果进行对比,取两者之和,锁定污渍位置和类型;
S5:承置板到达清洗位置后,驱动装置停止;
S6:控制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根据所锁定的污渍位置和类型,选择最佳洗液配方,并输入到洗刷单元中,启动洗刷单元的喷头以及刷头按照计算路径进行清洗;
S7:该计算路径根据污渍位置和类型确定,进行清洗;
S8:当清洗完成后,通风系统启动,对摩托车进行强风干燥处理;
S9:待干燥完成后,控制系统启动信息发动模块,给客户发送相应的完成信息,通知客户取车。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智能洗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6中,如污渍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轮污渍较多,则控制系统在制定刷洗方式时,先控制承置板的抬高车轮装置将车轮抬起,控制所述房体内可调整角度高压龙头对车轮进行冲洗后,再对车体进行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素珍,未经郑素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93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式带式输送机
- 下一篇:业务系统的数据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