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关装置的驱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39381.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5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同力同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关 装置 驱动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电磁开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开关装置的驱动组件,包括线圈、固定件、动铁芯、永磁体及弹性件,线圈由于通电而产生第一磁通;动铁芯可进行往复运动,动铁芯在线圈在非通电时与固定件隔着间隙,并且在线圈通电时被吸引至固定件侧,动铁芯靠近固定件的一侧为第一平面;永磁体产生第二磁通,永磁体设置于间隙外,第二磁通与第一磁通在间隙处的朝向相同,永磁体靠近固定件的一侧为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平齐,或者第二平面相对第一平面远离固定件;弹性件分别连接于固定件和动铁芯,用于驱动动铁芯向远离固定件的方向复位。本发明所述的开关装置体积相对较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装置的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涉及到驱动组件诸如含有电磁线圈的开关装置,这种开关装置的驱动组件中的线圈结构一般采用通过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来闭合动铁芯与静铁芯之间的间隙或者动铁芯与轭铁之间的间隙,以此来闭合此类开关装置的动静触头,当需要断开动静触头时,给线圈的断电,使得线圈失去磁场,从而使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得以断开静触头,此类线圈为了得到合适的吸合力往往需要绕设较多匝数的线圈,导致开关体积较大,不利于安装在一些对空间有要求的设备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开关装置的驱动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为得到合适的吸合力需要绕设较多匝数的线圈导致开关装置体积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开关装置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由于通电而产生第一磁通;
固定件;
动铁芯,可进行往复运动,所述动铁芯在所述线圈在非通电时与所述固定件隔着间隙,并且在所述线圈通电时被吸引至所述固定件侧,所述动铁芯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为第一平面;
永磁体,产生第二磁通,所述永磁体设置于所述间隙外,所述第二磁通与所述第一磁通在所述间隙处的朝向相同,所述永磁体靠近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齐,或者所述第二平面相对所述第一平面远离所述固定件;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动铁芯,用于驱动所述动铁芯向远离所述固定件的方向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永磁体套设于所述动铁芯。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装置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绕线筒,所述绕线筒包括卷筒部和设置于所述卷筒部的两端的第一凸缘部和第二凸缘部,所述动铁芯可移动并内置于所述卷筒部,所述线圈绕设与所述卷筒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围所述绕线筒。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轭铁挡板、第二轭铁挡板及两个第三轭铁挡板,所述第一轭铁挡板、第二轭铁挡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绕线筒的两端,所述第二轭铁挡板相对所述动铁芯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三轭铁挡板对称设置于所述线圈的两侧,所述第三轭铁挡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轭铁挡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轭铁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动铁芯在所述线圈通电时被吸引至所述第一轭铁挡板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静铁芯,所述静铁芯同轴内置于所述卷筒部并相对所述动铁芯设置,所述静铁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轭铁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动铁芯在所述线圈通电时被吸引至所述静铁芯侧。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装置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为磁性材料构成,所述第一套筒套设于所述动铁芯且与所述动铁芯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第一套筒固的一端固定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装置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为磁性材料构成,所述第二套筒内置于所述卷筒部并套设于所述永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同力同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同力同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93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式连接间断式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和易性调节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