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化铟核壳结构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9735.7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6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韩璐;刘玉婧;林佳丽;刘雅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70 | 分类号: | C09K11/70;C09K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侯武娇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化 铟核壳 结构 量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磷化铟核壳结构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铟前体溶液和磷前体溶液;
将所述铟前体溶液调节到第一温度并加入所述磷前体溶液混合,形成含有磷化铟纳米晶核的第一混合溶液;所述第一温度为60~120℃;
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升温至第二温度并保温30~50min;所述第二温度为200~300℃;
于所述第二温度保温之后降温至第三温度,加入脂肪酸、脂肪胺、非配位溶剂及氧化锌前驱体,形成第二混合溶液;所述第三温度为40~100℃;及
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升温至第四温度并保温20~30min,所述第四温度为250~320℃,形成氧化锌壳层包覆的磷化铟核壳结构量子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为60~80℃;和/或
所述第二温度为250~300℃;和/或
所述第三温度为40~70℃;和/或
所述第四温度为270~3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为60℃;所述第二温度为250℃;所述第三温度为60℃;所述第四温度为3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铟前体溶液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将铟前躯体、脂肪酸和非配位溶剂混合,升温至90~120℃保温60~90min,形成均匀的铟前体溶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铟前躯体选自醋酸铟、碳酸铟、硝酸铟、氯化铟、碘化铟、溴化铟、硬脂酸铟和十四酸铟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铟前体溶液中,所述脂肪酸选自碳原子数≥6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铟前体溶液中,所述非配位溶剂选自10≤碳原子数≤22的烷烃、烯烃、醚和芳香族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磷前体溶液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将磷前躯体和非配位溶剂混合,制得磷前体溶液;
其中,所述磷前躯体选自三(二甲基氨基)膦、三(二乙基氨基)膦、三(三甲基硅基)膦、三(三乙基硅基)膦、三辛基膦、三丁基膦和磷化氢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磷前体溶液中,所述非配位溶剂选自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八碳烯、1-十九碳烯及1-二十碳烯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混合溶液中,
所述脂肪酸选自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硬脂酸及油酸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脂肪胺选自十二胺、十四胺、十六胺、十八胺及油胺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非配位溶剂选自1-十二碳烯、1-十三碳烯、1-十四碳烯、1-十五碳烯、1-十六碳烯、1-十七碳烯、1-十八碳烯、1-十九碳烯及1-二十碳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锌前躯体选自己酸锌、辛酸锌、月桂酸锌、肉豆蔻酸锌、棕榈酸锌、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基锌、二甲基锌、乙酸锌、乙酰丙酮锌和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锌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铟前体溶液与所述磷前体溶液混合时,所述磷前体溶液的加入量为其中的磷原子与所述铟前体溶液中的铟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4)。
9.一种磷化铟核壳结构量子点,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磷化铟核壳结构量子点在制备发光器件、太阳能电池或生物标记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卓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97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