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冷散热器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39921.0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0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任康乐;沈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冯振华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散热器 新能源 汽车 用电 控制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散热器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器,包括:主体,主体包括散热腔:主体还包括环形槽,环形槽绕散热腔设置;水道入口和水道出口,水道入口和水道出口位于主体上,且均与散热腔联通;分流器,可拆地安装于散热腔内,包括引流部、导流部及贯穿部,引流部和导流部位于分流器的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贯穿部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且贯穿所分流器;当分流器安装于散热腔内部时,引流部、导流部配合水道入口和水道出口形成用于冲刷发热部件的连续水道。本发明对pin‑fin结构的功率模块进行有效散热,降低散热器的加工成本,提高散热器的密封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散热器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对于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器,由于其功率模块功率大、体积小,通常需要为其配备水冷散热器对其进行强制冷却,才能保证持续输出功率。而为了降低结构件成本,同时便于部件组装,一般是将散热器直接集成在主壳体上,并通过压铸工艺进行批量生产。然而,由于压铸工艺的限制,通常难以直接形成密闭环形水道。为解决此问题,已知一种电机控制器散热器,通过底面密封盖板拧若干颗螺钉压紧密封圈来实现密闭水道,例如专利文献1,另外一种电机控制器散热器,通过钎焊或搅拌摩擦焊等焊接工艺将上下两个盖板焊接在一起形成密闭水道,例如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CN 207340383 U一种电机控制器散热器及其应用的电机控制器
专利文献2:CN 101697448 B变流器功率模块双面水冷散热器
然而,第一种方案采用盖板拧螺钉压紧密封圈的方式对水道进行密封,增加了密封圈和盖板两个部件,增加了成本和安装工艺复杂度,同时也带来了由于密封圈老化和螺钉退紧带来的密封失效风险;同样第二种方案,采用钎焊等焊接工艺,一样增加了工艺成本和复杂度,同时压铸产生的气泡或裂缝在焊缝周围也易带来密封性不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水冷散热器和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控制器,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密封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水冷散热器,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散热腔:所述主体还包括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绕所述散热腔设置;
水道入口和水道出口,所述水道入口和水道出口位于所述主体上,且均于所述散热腔联通;
分流器,所述分流器可拆地安装于所述散热腔内,所述分流器包括引流部、导流部贯穿部,所述引流部和导流部分别位于所述分流器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贯穿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且贯穿所述分流器;
当所述分流器安装于所述散热腔内部时,所述引流部、导流部配合水道入口和水道出口形成用于冲刷发热部件的连续水道。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部包括引流槽,当所述分流器安装与所述散热腔内时,所述引流槽与所述水道入口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槽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形成所述引流槽的底面,所述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共同形成引流槽的坡度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包括弧形拐角,所述弧形拐角能够引导水流进行转向。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部包括空槽,所述空槽横向贯穿所述分流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的上下表面均为穿透面。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的上表面为穿透面,下表面为封闭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水道入口和水道出口位于所述主体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水道入口和水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主体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臻驱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39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