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轴线缆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0018.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1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J·R·莫瑞罗;J·M·莱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13/6581;H01R24/40;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浦易文 |
地址: | 巴巴多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线缆 连接器 组件 | ||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包括:
介电连接器壳体(34),所述介电连接器壳体具有纵向通过其延伸的腔体(36);以及
设置在所述腔体(36)内的屏蔽端子(24),所述屏蔽端子(24)具有构造成接纳同轴线缆(14)的屏蔽导体(28)的附连部分(26)和构造成接纳圆柱形的配合屏蔽端子(48)的连接部分(38),其中,所述连接部分(38)限定了彼此相对布置的各自具有第一半径(66)的第一圆柱形扇区(62)和第二圆柱形扇区(6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38)进一步限定第五圆柱形扇区(82),其中,所述第五圆柱形扇区(82)设置在所述第一圆柱形扇区(62)和所述第二圆柱形扇区(64)中间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半径(66)的第三半径(84),当将所述配合屏蔽端子(48)插入所述屏蔽端子(24)内时,所述配合屏蔽端子(48)接触第一圆柱形扇区(62)和第二圆柱形扇区(64),由此通过将所述第一圆柱形扇区(62)和所述第二圆柱形扇区(64)向外推入连接部分(38)和内部连接器壳体(34)之间的间隙(98)中以及通过所述第五圆柱形扇区(82)的挠曲,使所述第一圆柱形扇区(62)和第二圆柱形扇区(64)增加它们之间的有效直径,并且由此在所述配合屏蔽端子(48)上施加压缩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配合屏蔽端子(48)插入所述连接部分(38)内时,所述连接部分(38)的内壁的至少30%与所述配合屏蔽端子(48)的外壁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当将所述配合屏蔽端子(48)插入所述连接部分(38)内时,所述连接部分(38)的内壁的至少60%与所述配合屏蔽端子(48)的外壁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柱形扇区(62)和所述第二圆柱形扇区(64)各自限定至少54度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圆柱形扇区(62)和所述第二圆柱形扇区(64)限定的角度为至少108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径(66)基本等于配合屏蔽端子(48)的半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38)限定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半径(66)的第二半径(72)的第三圆柱形扇区(70)、具有所述第二半径(72)的第四圆柱形扇区(74)、在所述第一圆柱形扇区(62)和所述第三圆柱形扇区(70)之间的第一过渡区段(76)、以及在所述第二圆柱形扇区(64)和所述第四圆柱形扇区(74)之间的第二过渡区段(7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区段(76)与腔体(36)的内壁接触,从而限定了第一纵向接触区域(94),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过渡区段(78)也与所述腔体(36)的内壁接触,从而与所述腔体(36)的内壁限定第二纵向接触区域(9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36)在所述连接部分(38)的其余部分和所述腔体(36)的内壁之间限定间隙(98)。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分(38)限定了在所述第三圆柱形扇区(70)和所述第四圆柱形扇区(74)中间的纵向狭槽(8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直径的增加还随着所述第一过渡区段(76)和所述第二过渡区段(78)分别绕所述第一纵向接触区域(94)和第二纵向接触区域(96)枢转通过第三圆柱形扇区(70)和第四圆柱形扇区(74)之间的纵向狭槽(80)的变窄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波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001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