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0113.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6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蒋涛;刘涛涛;翁星星;陈朝晖;贡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26 | 分类号: | B01D71/26;B01D67/00;B01D61/02;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叶玉凤 |
地址: | 2132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反渗透膜,包括聚酰胺微孔层,所述反渗透膜包括聚烯烃隔膜;所述聚烯烃隔膜与聚酰胺微孔层复合;所述聚烯烃隔膜上表面、下表面孔径不相等;所述聚烯烃隔膜上表面孔径为D1,下表面孔径为D2,3≤D2/D1≤10;聚烯烃隔膜上表面孔径D1为10‑15nm;所述聚烯烃隔膜下表面孔径D2为50‑100nm。本发明通过两面孔径不对称的多层级烯烃隔膜代替聚砜、无纺布,反渗透膜厚度减小到30nm以下,大大提高水通量,且操作过程简单、节能;热处理工艺阶段提供了三种方法,在成本和运行效率上有所优化;并且本发明所制备的反渗透膜除了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外,还可以适用于污水处理、非水液体过滤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渗透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水量仅占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就达到了5497亿立方米,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但是我国的海水资源却非常丰富,因此,如何应用更高效、更实用、成本低的海水淡化方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解冻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和反渗透法,而利用反渗透膜的反渗透法以其设备简单、易于维护和设备模块化的优点成为海水淡化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而反渗透膜的材料中,聚砜以其稳定的化学结构、较高的耐热性能、良好的力学强度及易加工等特点,逐渐取代早期的纤维素类材料,成为近年的研究主体;采用多孔层可以制备得到高水通量的复合膜,这种复合膜厚度高达150nm,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在膜的热定型过程中,隔膜两面采用相同的温度进行处理,上表面、下表面孔径一致,在成本控制和运行效率等方面效果差,急需一款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的逆渗透膜装置应用在液体处理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渗透膜,包括聚酰胺微孔层,所述反渗透膜包括聚烯烃隔膜;所述聚烯烃隔膜与聚酰胺微孔层复合;所述聚烯烃隔膜上表面、下表面孔径不相等。
较优化的方案,所述聚烯烃隔膜上表面孔径为D1,下表面孔径为D2,3≤D2/D1≤10。
较优化的方案,聚烯烃隔膜上表面孔径D1为10-15nm;所述聚烯烃隔膜下表面孔径D2为50-100nm。
较优化的方案,所述聚烯烃隔膜厚度为7-30μm。
较优化的方案,所述聚烯烃隔膜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PE1和高密度聚乙烯树脂PE2;所述PE1与PE2质量比为5:5-95;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PE1平均分子量为1×106-4×106;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树脂PE2平均分子量为5×105-8×105。
较优化的方案,一种反渗透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PE1、高密度聚乙烯树脂PE2与石蜡通过双螺杆同向挤出机,得到熔体;
2)将1)中所得熔体通过铸片、拉伸后得到拉伸膜;
3)将2)中所得拉伸膜经萃取槽,由萃取剂除去石蜡,再通过干燥除去萃取剂后,将拉伸膜进行热定型加工,得到上、下表面孔径不相等的聚烯烃隔膜;
4)将3)中所得聚烯烃隔膜卷绕、分切后得到反渗透膜。
较优化的方案,步骤3)中,所述热定型方法为热烘箱处理、物理预处理、热辊处理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01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