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的智能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1893.6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5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夏梓淇;刘建伟;陈云飞;夏关宝;刘涛;夏曙;姜炜杰;吕含冰;刘金海;薛天华;蒋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浙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预应力 管道 密实 智能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的智能检测方法,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包括:计算管道内所需的压浆量、在预应力管道的压浆口、排气口和出浆口安装流量计、通过智能压浆机将浆液压入管道中、实时计算管道内压浆密实度等步骤,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对密实度进行实时监测,使检测频率和合格率均达100%。节约检测费用95%以上、节省检测时间90%以上,解决了长期困扰管道压浆密实度检测结果的可信度问题;解决了预应力管道密实度检测难度大、费用高、检测频率低的问题;解决了因预应力管道密实度的质量隐患,影响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运行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的智能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和耐久性优的特点。在桥梁工程中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体的预应力筋(钢绞线张拉压浆后)承担桥梁运行时的80%左右的荷载。为了保证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结构使用安全,防止预应力筋在使用过程中因有害物质的腐蚀引起钢绞线的锈蚀、破损、断裂,使预应力局部或完全丧失,导致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早期损坏,影响桥梁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严重时造成桥梁梁体的破裂坍塌、车毁人亡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一般设计施工图及相关的质量验收规范都把管道压浆密实度作为主控项目和施工管理中的关键工序和主要质量控制点;也是桥梁运行中的重要安全危险源。
由于预应力管道设置在钢筋混凝土层的中间,十分隐蔽。预应力筋串置后的管道内,孔道弯曲狭长。压浆施工时的摩阻力很大,浆液的流动性和渗透力变差。所以预应力管道压浆的施工难度很大,管道的压浆密实度达标和检测难度更大。
现有的检测方法,包括事后的超声波检测和雷达扫描检测法,其操作难度大、耗时长、费用高,检测结果倍受争议,导致长期以来地方、行业和国家的相关验收规范中,对桥梁工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体管道压浆密实度的质量检测情况的评述均为:压浆密实饱满,合格,其检测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难以评估。
因此本方案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来保证预应力管道密实度的智能检测方法。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检测系统”,其公告号为CN206161571U,包括加热单元、摄像单元和图像处理单元,其检测方法为,通过对预应力管道及其周边进行加热,摄像单元用于获取加热后的预应力管道红外图像谱并输出至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通过分析红外图像谱中有无热斑以及热斑的大小来判断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是否合格,这种方法操作复杂,必须待管道内浆液稳定后才能进行测量,具有延时性,若检测出密实度不合格,还需要重新压浆,增加了作业时间;并且该方法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对结果的判断存在主观性,对于具体有多少热斑、各处热斑大小分别为多少才算合格难以定下标准,从而导致在质量评估时存在含糊不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桥梁工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体管道压浆密实度的质量检测操作难度大、耗时长、费用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的智能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对密实度进行实时监测,降低检测成本、并且节省检测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密实度的智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计算管道内所需的压浆量;
②在预应力管道的压浆口、排气口和出浆口安装流量计;
③通过智能压浆机将浆液压入管道中;
④待预应力管道的排气口中连续不间断外泄出浆液时,关闭排气口,待预应力管道的出浆口中连续不间断外泄出浆液时,关闭出浆口;
⑤实时计算管道内压浆密实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浙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浙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18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