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艾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2031.5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8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波;骆明炎;朱高玮;洪熙熙;兰义龙;王倩茜;桂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深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95 | 代理人: | 晁阳飞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艾灸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艾灸装置,包括点燃机构、成型机构和剪切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成型套筒(19),在成型套筒(19)上形成容纳艾条的中空腔,在成型套筒(19)的出口端设置点燃机构;当位于成型套筒(19)中空腔内的艾条经点燃机构点燃后,所述艾条在燃烧过程中所累积的艾灰通过剪切机构去除。在艾灸过程中,利用本发明可以使艾条在成型套筒的中空腔内被点燃机构点燃,且点燃以后的艾条在燃烧过程中不会发生滚翻,也不会发生艾火脱落,从而可以很好地避免发生烧伤、烫伤或者火灾事故,另外,通过剪切机构将艾条在燃烧过程中所累积的艾灰去除,可以保证艾火热力的扩散,从而使艾灸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均得以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艾灸装置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是利用艾条在点燃后所产生的艾热来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以达到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
但是,艾灸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主要是,在进行艾灸时,如果发生艾条或者艾炷滚翻,或者发生艾火脱落,或者艾火热力过强,都很容易引起烧伤、烫伤,甚至发生火灾事故。另外,在艾条不断燃尽过程中,其燃烧前端也不断积累燃尽后的艾灰,这些残留的艾灰不仅会吸热,而且也会影响艾火热力的扩散,从而降低了艾灸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艾灸装置,提高艾灸的安全性、可靠性。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艾灸装置,包括点燃机构、成型机构和剪切机构,所述的成型机构包括成型套筒,所述的成型套筒上形成容纳艾条的中空腔,在成型套筒的出口端设置点燃机构;当位于成型套筒中空腔内的艾条经点燃机构点燃后,所述艾条在燃烧过程中所累积的艾灰通过剪切机构去除。
优选地,还包括推进机构,所述的推进机构包括推送套筒及其驱动机构,所述的推送套筒与成型套筒的中空腔之间形成间隙配合结构,所述的推送套筒在其驱动机构作用下相对于成型套筒作直线滑动。
优选地,所述推送套筒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丝杠和滑动座,所述的驱动丝杆安装在基座上,且驱动丝杆与滑动座之间形成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的滑动座与推送套筒固定连接;当驱动丝杆相对于基座转动时,所述的滑动座带动推送套筒相对于基座作同步直线滑动。
优选地,所述的成型机构还包括推杆和连动杆,所述的推杆与成型套筒的中空腔之间形成间隙配合结构,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推杆活动铰接、另一端与转动曲柄活动铰接,且转动曲柄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连动杆来驱动推杆相对于成型套筒作直线滑动。
优选地,所述的剪切机构包括左剪切板、右剪切板和滑块驱动机构,所述的左剪切板与右剪切板相对设置,且左剪切板与左滑块固定连接,右剪切板与右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的左滑块、右滑块均与导滑轨形成相对滑动配合结构,所述的滑块驱动机构驱动左剪切板与右剪切板均沿着导滑轨作同步反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的滑块驱动机构包括右从动杆、主动杆和左从动杆,所述主动杆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左从动杆一端、右从动杆一端形成活动铰接结构,所述左从动杆的另一端与左滑块之间形成活动铰接结构,所述右从动杆的另一端与右滑块之间形成活动铰接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平台机构,所述的支撑平台机构包括托台和托架,所述的托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托板,所述的两块托板之间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结构,在托板侧部形成滑轴,所述的滑轴上形成限位卡槽;所述的托台上形成滑槽,在滑槽底部形成定位凸起;所述的滑轴与滑槽之间形成滑动配合结构,所述的托架通过限位卡槽与定位凸起之间形成卡合结构而相对于托台处于支撑状态。
优选地,所述滑轴上的限位卡槽设置若干个,且若干个限位卡槽环滑轴分布,所述滑槽底部的定位凸起也设置若干个,且若干个定位凸起呈一字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