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机命令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2164.2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0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熊翔;陈宗廷;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旺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38 | 分类号: | G06F9/3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杨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机 命令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机命令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应用于闪存存储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闪存存储设备存储的命令序列,该命令序列用于缓存主机端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连续的主机命令;利用第一类型命令处理接口执行第一类型命令处理接口对应的第一类型的命令,第一类型的命令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连续的主机命令,命令序列包括第一类型命令。本申请提供的主机命令处理方法,将主机发送的大量连续的同类型命令在单次调用的对应类型命令处理接口内执行完,避免了因为命令运行过程中不断退回主流程产生的运行不必要的流程和一定的时间损耗,进而提升了设备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闪存存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机命令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Flash存储器又称闪存,它结合了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内存)和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内存)内存的长处,不仅具备电子可擦除可编程(EEPROM)的性能,还可以快速读取数据的优势,使数据不会因为断电而丢失。
闪存存储设备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接收到大量且连续的信号,命令来的很快也很密集传统的存储芯片算法通过主流程去获取大量的命令,再根据不同的命令类型调用对应的命令接口并执行命令。当命令来的速度很快且很密集的情况下,不断的反复退回到主流程获取命令再返回对应的函式去执行命令,这种不断获取又退回执行命令的方式会产生大量的延时,从而导致整体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机命令处理的方法及装置,避免了命令运行过程中因为不断返回主流程进行切换命令产生不必要的流程和时间的损耗,进而提升了设备的整体性能。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主机命令处理方法,应用于闪存存储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闪存存储设备存储的命令序列,该命令序列用于缓存主机发送的多个主机命令;利用第一类型命令处理接口执行第一类型命令处理接口对应的第一类型的命令,该第一类型的命令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连续的主机命令,该命令序列包括第一类型命令。该第一类型命令可以是命令序列中的任意一种类型。多个连续命令为多个相同种类的命令相继出现。
第一方面提供的主机命令处理方法,将大量连续的同类型命令在单次调用的对应类型命令处理接口内执行完,降低了闪存存储设备中大量命令依次执行的复杂度,从而提升了闪存存储设备的运行速度和效率。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闪存存储设备利用主流程调用第一类型命令处理接口执行第一类型的命令。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在第一类型命令执行完之后返回到命令流程,利用命令流程调用第二类型命令处理接口执行第二类型命令处理接口对应的第二类型命令,该第二类型命令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连续的主机命令,命令序列缓存的主机命令包括第二类型命令。该第二类型命令可以是命令序列中的任意一种类型。这种方式降低了因为不断切换命令带来的不必要的流程运行和时间的损耗,进而提升了设备的整体性能。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在主流程执行完命令序列中的最后一个命令之后,再利用命令接口执行在第一时间段内接收到的该命令接口对应的多个连续的命令,该第一时间段的时间长度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若在第一时间段内有新的进入命令序列,利用该命令对应的命令处理接口处理该类型对应的多个连续命令。该命令可以是命令序列中的任意一种类型。该种实现方式可以保证命令序列里面的命令全部执行完毕。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第一类型命令的最后一个主机命令的下一个主机命令为第二类型命令的第一个主机命令。该种实现方式实现了命令序列里面的命令根据存储的顺序依次进行,保证了闪存存储设备内数据的正确性。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命令序列包括的命令类型为读命令、写命令、擦除命令。在该种实现方式中,命令序列缓存的命令可以是主机发送的读命令,写命令或者擦除命令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旺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旺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1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