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通信方法和装置、通信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2687.7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8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琴;高可攀;杨张辉;李俣菡;姜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04 | 分类号: | H04R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国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11 | 代理人: | 葛红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通信 方法 装置 设备 以及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音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阶段,所述音频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音频通信失真信息,其中,所述音频通信失真信息包括预定衰减系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以及输入到扬声器的第三音频通信信号,所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为设置于所述扬声器附近的麦克风在采集到所述扬声器所输出的第二声音后生成的音频通信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为所述扬声器根据所述第三音频通信信号输出的声音;
向训练模块提供所述音频通信失真信息,以使所述训练模块根据所述音频通信失真信息进行训练;
根据所述训练模块的训练结果对失真校正模块进行调整;
其中,所述预定衰减系数是根据以下步骤计算得出的:
向所述扬声器提供第六音频通信信号,以使所述扬声器根据所述第六音频通信信号发出第三声音;
获取输入到所述扬声器的第六音频通信信号以及所述麦克风在采集到与所述第六音频通信信号对应的第三声音后生成的第七音频通信信号;
根据所述第六音频通信信号和所述第七音频通信信号计算衰减系数;
重复执行上述步骤以计算出多个衰减系数,并将所计算得到的衰减系数取平均值,以得到所述预定衰减系数;
在第二阶段,所述音频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音频通信信号;
向所述失真校正模块提供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以使所述失真校正模块对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进行失真校正处理,并生成第二音频通信信号;
通过所述扬声器输出与所述第二音频通信信号对应的第一声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训练模块提供所述音频通信失真信息,以使所述训练模块根据所述音频通信失真信息进行训练的步骤包括:
向所述训练模块提供所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以使所述训练模块根据预定衰减系数以及所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五音频通信信号,其中,所述预定衰减系数为预先测量的信号幅值的衰减系数;
根据所述第三音频通信信号、所述第五音频通信信号以及权矢量计算误差信号;
在所述训练模块的训练结果不收敛的情况下,向所述训练模块提供所述误差信号,以使所述训练模块根据所述误差信号调整所述权矢量。
3.一种音频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通信装置包括扬声器、获取模块、训练模块、调整模块、计算模块、接收模块、失真校正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音频通信失真信息,其中,所述音频通信失真信息包括预定衰减系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以及输入到所述扬声器的第三音频通信信号,所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为设置于所述扬声器附近的麦克风在采集到所述扬声器所输出的第二声音后生成的音频通信信号,所述第二声音为所述扬声器根据所述第三音频通信信号输出的声音;
所述训练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音频通信失真信息进行训练;
所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训练模块的训练结果对所述失真校正模块进行调整;
所述预定衰减系数是通过所述扬声器接收第六音频通信信号,并根据所述第六音频通信信号发出第三声音,所述获取模块获取输入到所述扬声器的第六音频通信信号以及所述麦克风在采集到与所述第六音频通信信号对应的第三声音后生成的第七音频通信信号,所述计算模块根据所述第六音频通信信号和所述第七音频通信信号计算衰减系数,以及将重复执行所述扬声器、所述获取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的操作所计算得到的多个衰减系数取平均值来得到的;
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音频通信信号;
所述失真校正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音频通信信号进行失真校正处理,以生成第二音频通信信号;
所述扬声器还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二音频通信信号对应的第一声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并根据预定衰减系数以及所述第四音频通信信号生成第五音频通信信号,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三音频通信信号、所述第五音频通信信号以及权矢量计算误差信号,以及用于在所述训练结果不收敛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误差信号调整所述权矢量,其中,所述预定衰减系数为预先测量的信号幅值的衰减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潮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6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