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场源频率域电法的地下不良地质勘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2879.8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2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迟唤昭;邓馨卉;薛晓刚;张成;陈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V3/02 | 分类号: | G01V3/02;G01V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 频率 域电法 地下 不良 地质 勘测 方法 系统 | ||
1.基于人工场源频率域电法的地下不良地质勘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地质勘测区域内以阵列方式布置多个勘测点,并根据布置方式获取各个勘测点的定位信息;
S102:通过波形发生器输出连续性线性变化的波形电流信号,各个勘测点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滤波器,根据勘测点的布置顺序通过第一滤波器从波形电流信号中截取相互之间不重叠的连续性波段,将连续性波段向地质内部输入作为工激励场源;
S103:各个勘测点一一对应设置波形接收机、第二滤波器,通过波形接收机接收对应勘测点能够接收到的波形电流信号,并通过对应第二滤波器将非波形发生器输出频率接收范围的波形电流信号过滤;
S104:根据连续性波段的接收发时间信息、位置变换信息、干扰特性单独模拟计算出各个勘测点发出连续性波段的三维空间传输路径;
S105:根据各个连续性波段的三维空间传输路径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将三维地质模型中三维空间传输路径未分布区域进行标定,得到不良地质模型;
S106:根据不良地质模型的求解不良地质分布位置信息、分布形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场源频率域电法的地下不良地质勘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定位信息具体为:
以阵列排布初始点为原点建立初始二维坐标系,并获取各个勘测点的初始二维坐标信息A,具体为:
A={a1(x1,y1),...,an(xi,yj)};
以最短距离的相邻勘测点对中心勘测点进行辅助定位,获得中心勘测点相对于各个相邻勘测点的位移量信息B,具体为:
式中,(x1n,y1n)为中心勘测点an相对于第一个相邻勘测点的位移量;(x2n,y2n)为中心勘测点an相对于第二个相邻勘测点的位移量;(x3n,y3n)为中心勘测点an相对于第三个相邻勘测点的位移量;(x4n,y4n)为中心勘测点an相对于第四个相邻勘测点的位移量;
根据各个相邻勘测点的初始二维坐标和中心勘测点的位移量以矢量相加法则计算出中心勘测点纠偏二维坐标信息Aj,具体为:
Aj={aj1(xj1,yj1),...,ajn(xji,yjj)}
式中,ajn(xji,yjj)为中心勘测点a1纠偏后的纠偏二维坐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场源频率域电法的地下不良地质勘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勘测点的连续性波段的频率区间与顺序排列的相邻勘测点之间距离呈正比,具体为:
|fc-fz|=KS
式中,fc为连续性波段的初始频率大小值;fz为连续性波段的终止频率大小值;K为比例系数;S为相邻勘测点之间距离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场源频率域电法的地下不良地质勘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三维空间传输路径具体为:
根据位置变换信息计算连续性波段在两个勘测点的平面传播方向;
根据接收发时间信息、平面传播方向、干扰特性模拟计算出两个勘测点之间三维空间传输路径、对应的传播转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工程学院,未经长春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28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LED投影灯
- 下一篇:一种硅橡胶绝缘动力线芯光纤组合移动扁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