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定量定性检测铝合金含渣量分析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3028.5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9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汉明;姜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1/40;G01N1/32;G01N1/28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苏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9 | 代理人: | 郭旭 |
地址: | 226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定量 定性 检测 铝合金 含渣量 分析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定量定性检测铝合金含渣量分析技术,属于铝合金含渣量检测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一定数量铝合金产品加入到预热好的封闭陶瓷坩埚里升温到额定溶解温度,同时在额定的干燥压缩空气压力下,通过特定的目数尺寸的氮化硅过滤板,通过电脑软件自动控制,自动生成横坐标为单位时间内与纵坐标已过滤的高温铝合金重量曲线。以达到定性判定铝合金内纯净度,待过滤板冷却到常温,通过专用切割,镶嵌,磨抛加工工序后,放入到光学显微镜下,进行指定范围内面扫描,可以快速达到定量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含渣量检测分析技术领域,尤其与一种快速定量定性检测铝合金含渣量分析技术有关。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于汽车轻量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汽车零件逐步由钢,铁改为铝,镁,塑料等轻质材料替代,其中由铝代钢,铁成为汽车轻量化的主要发展方向,而由于成本,效率,性能等综合考虑,目前采用压铸成型的零件越来越多,零件结构越来越复杂,机械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压铸合金材料也从常规的亚共晶Al-Si-Cu系(ADC12,A380)向特殊性能的合金材料发展,对于工作环境极其严峻,一方面需要高抗拉强度,另一方面又需要耐抗疲劳、耐冲击,常规铝合金材料已经不能满足其性能,这就需要开发研究高屈服强度与高抗拉强度铝合金,它具有优秀的抗疲劳、耐冲击性能。
而高性能铝合金的内部含渣量对于铝合金的机械性能产生直接重大影响,目前行业内一般采用一种基于日本技术发明的K模具,通过高温铝合金液人工浇铸到模具中,快速成型的变成K模样品,待样品冷却到室温,人工敲断,通过20倍放大镜下,分析断口是否存在明显渣点,计算K值,来划分铝合金的含渣量等级,该技术只能简单判断大尺寸的范围内渣以及人为取样误差比较大,而且只是单纯半定量分析,无法进行全定量与定性分析,因此急需开发既能实现快速定量与定性分析检测含渣量技术,尤为的迫切,以开发高性能铝合金满足日益苛刻汽车行业以及5G通讯行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定量定性检测铝合金含渣量分析技术。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定量定性检测铝合金含渣量分析技术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样品加工,将一定数量的铝合金产品进行切割分块,并保持铝合金产品的表面干净;
第二步,陶瓷坩埚预热,将干燥的陶瓷坩埚进行充分的电加热升温到850℃,并在底部加装好氮化硅过滤板,上部进行封闭盖好,测试陶瓷坩埚的整体封闭性是否良好;
第三步,熔解,将切割好的铝合金产品样品加入到陶瓷坩埚炉内,控制铝合金液温度至740±5℃;
第四步,加载过滤,待所有铝合金产品样品全部溶解后,达到额定温度,关闭陶瓷坩埚上部密封罩,同时通入额定压力干燥的压缩空气,进行加载过滤;
第五步,利用传感器反馈信号,生成横坐标为单位时间内与纵坐标已过滤的高温铝合金重量曲线,以便定性分析判断高温铝合金内部纯净度等级;
第六步,过滤后样品加工,待陶瓷坩埚冷却到室温,卸下氮化硅过滤板,垂直切割过滤板,然后进行镶嵌、磨抛,以便分析检测使用;
第七步,光学显微镜低倍面扫描,将磨抛好的样品,放入到光学显微镜载物台上进行指定范围低倍面扫描,通过分析软件进行无缝拼接,然后利用不同类型渣灰度值的差异,生成单位面积内mm2/含渣量,完成定量分析。
第一步中,切割分块铝合金产品重量为2.5KG左右。
第二步中,陶瓷坩埚加热温度为8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3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