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壁预旋导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4551.X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源;佟鼎;侯琳琳;张子磊;肖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马倩倩 |
地址: | 3004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壁预旋导叶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壁预旋导叶结构,所述端壁预旋导叶结构主要由管管体和管体内部的预旋导流叶片构成,所述预旋导流叶片布置在管体内壁上,用于引导管路中来流气体方向。本发明中的预旋导流叶片,能改变管路中气体流动形式,使来流气体经过预旋导叶后形成预旋流动。此结构可用于压气机进口前端,产生进气的预旋能更好适应压气机进气需求,进而拓宽压气机流量范围和提高压气机工作效率,达到对压气机性能的提升和快速调节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气涡轮增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壁预旋导叶结构及一种非对称端壁预旋导叶结构。
背景技术
内燃机高功率密度和高原功率恢复的要求需要增压系统性能不断的提高和优化,从而使增压系统能够与发动机进行良好的匹配。随着增增压压比的不断提高,叶轮进口马赫数不断增大,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动转化为跨音速流动结构。复杂的跨声速激波、旋涡流动分离等使增压器稳定流量范围变窄、效率下降。而进口流场结构,特别是进口攻角的分布,对于离心压气机的性能(压比、效率和稳定工作范围)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压气机进气流动进行控制,形成进气预旋流动而改变进气攻角以适应需求,拓宽其稳定工作范围、提高性能。
而且,压气机喉口位置为最易产生不规则流动,且此部位气体流场结构对压气机整体性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喉口位置对进气攻角要求更为苛刻,需要尤其对此部位的进气流动进行控制,形成进气预旋流动而改变进气攻角,减少和消除激波、流动分离等,从而适应压气机工作需求,拓宽其稳定工作范围、提高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端壁预旋导叶结构及非对称端壁预旋导叶结构,以对离心压气机的性能快速调节及提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1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壁预旋导叶结构,包括管路管体,所述管路管体为包括前后两段的阶梯管结构,前端管的内径小于后端管的内径,前端管的内壁均匀布置有若干预旋导流叶片,所述预旋导流叶片的前端为来流气体进口端、末端为气流出口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端壁预旋导叶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的端壁预旋导叶结构,可对压气机进气流动进行控制,形成进气预旋流动而改变进气攻角以适应进气需求,拓宽其稳定工作范围、提高性能。同时此端壁预旋导叶结构可方便的连接在压气机进口前,对原压气机性能进行快速的提升和调节。
第2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对称端壁预旋导叶结构,包括管路管体,所述管路管体(1)为包括前后两段的阶梯管结构,前端管的内径小于后端管的内径,在前端管内壁的30°~60°的角度范围内布置有若干预旋导流叶片(2),所述预旋导流叶片(2)的前端为来流气体进口端、末端为气流出口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非对称端壁预旋导叶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的非对称端壁预旋导叶结构连接到压气机时,预旋导流叶片对应压气机的喉口位置,可特别针对压气机喉口位置进气流动进行控制,形成进气预旋,优化喉口位置的进口流场结构,减少和消除激波、流动分离等,从而适应压气机工作需求,拓宽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提升工作效率,从而达到对离心压气机的性能快速调节及提升的目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在增压系统中连接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预旋导流叶片末端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未经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45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