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元件磁环具有自动化包线加工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44675.8 | 申请日: | 202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03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洪颖;陈奕傧;潘章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F41/08 | 分类号: | H01F4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元件 具有 自动化 加工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磁环具有自动化包线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包线机箱,所述包线机箱的底部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电机,所述包线机箱的上方正面线座的下方安装有拉直组件,所述插线杆的内腔两侧设置有齿条,且插线杆的底部连接有插线头,所述插线头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液压器,且液压器的左侧端部安装有切刀,本发明通过将旋转架和插线头设置于操作台的正面和上方,通过旋转架和插线头的设置,便于插线头和旋转架之间焦作运作,通过旋转架带动包线旋转对磁环进行包裹,同时通过拆线头的设置,便于将凸出的包线按压穿过磁环,避免工作人员手动对磁环进行缠绕增加工作时间,从而有利于磁环形成自动化缠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环电子元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元件磁环具有自动化包线加工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磁环是一块环状的导磁体,磁环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抗干扰元件,对于高频噪声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一般使用铁氧体材料制成,磁环在不同的频率下有不同的阻抗特性,一般在低频时阻抗很小,当信号频率升高磁环表现的阻抗急剧升高,信号频率越高,越容易辐射出去,而一般的信号线都是没有屏蔽层的,那么这些信号线就成了很好的天线,接收周围环境中各种杂乱的高频信号,而这些信号叠加在本来传输的信号上,甚至会改变原来传输的有用信号,在磁环作用下使正常有用的信号很好的通过,又能很好的抑制高频干扰信号的通过。
而磁环由于有大小不同的型号,所以在生产中大多还是通过人对磁环进行包线,在小型的磁环包线中,通常采用夹具夹持住磁环的二分之一处,随后通过手动对磁环进行包线,在包完磁环二分之一后再将夹具松开反转后继续对磁环进行包线,从而不经在包线的过程中由于磁环体积较小的问题导致包线过程中的不方便,同时反复的调整磁环位置也造成步骤繁琐等问题,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电子元件磁环具有自动化包线加工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元件磁环具有自动化包线加工生产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磁环由于有大小不同的型号,所以在生产中大多还是通过人对磁环进行包线,在小型的磁环包线中,通常采用夹具夹持住磁环的二分之一处,随后通过手动对磁环进行包线,在包完磁环二分之一后再将夹具松开反转后继续对磁环进行包线,从而不经在包线的过程中由于磁环体积较小的问题导致包线过程中的不方便,同时反复的调整磁环位置也造成步骤繁琐等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子元件磁环具有自动化包线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包线机箱,所述包线机箱的底部设置有操作台,且操作台的表面中心线右侧安装有从动轮,所述操作台的表面中心线左侧设置有同步轮,且同步轮的中心轴孔连接于马达的输出端,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安装有控制电机,且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上卡合连接有旋转架,所述操作台的正面表面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导流板,且包线机箱的顶部表面左侧设置有线座,所述包线机箱的上方正面线座的下方安装有拉直组件,且包线机箱的顶部内腔中设置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扇形齿轮,且扇形齿轮的旋转曲线外侧连接有插线杆,所述插线杆的内腔两侧设置有齿条,且插线杆的底部连接有插线头,所述插线头的一侧内部设置有液压器,且液压器的左侧端部安装有切刀。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呈三个设置于操作台的表面上,与同步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从动轮底部横穿操作台之间为嵌合活动连接,其余两个从动轮的底部与操作台的表面之间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操作台通过从动轮和同步轮之间构成可夹持结构。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的底部均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内圈中垂直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连接于滑块的表面,且滑块的一侧与操作台的内腔壁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从动轮通过滑块和第一弹簧之间构成可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旋转架呈三段式结构,且旋转架的中间为支杆两端为L型结构套杆,所述旋转架中间的支杆两端嵌入与L形套杆的内腔之间为卡合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以旋转架为中心线上下设置于操作台表面,且旋转架的内腔中对称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旋转架的内壁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轴,且旋转架通过导流板和限位轴和第二弹簧之间构成可收缩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4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