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堆叠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44916.9 | 申请日: | 2020-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8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叶芳;孙超;朱聘臣;鲁江林;刘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浩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50/04 | 分类号: | B31B50/04;B31B50/62;B31B50/00;B31B50/74;B65H31/3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叠机,属于板材加工机械领域,包括用于将物料传递至下一工位的输送机构、至少二个过胶机构、用于使堆叠的物料保持对齐的对齐机构,所述过胶机构按照加工顺序、沿输送方向跨设于输送轨道之上,其中一过胶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中添加入底层物料、另一过胶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从上一工位处输送而来的物料之上堆叠新物料。本发明另辟蹊径,以堆叠增厚方式取代目前加工中直接使用厚度更厚的基材进行加工,不仅降低了直接采用厚度较厚的基材的材料成本,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仅对组合盒体的部分进行加厚处理、或者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加厚的厚度,适应了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板材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片材堆叠加工的堆叠机。
背景技术
包装盒用于包装产品,可分为纸盒、铁盒、木盒、皮盒等,其功能是保证运输中产品的安全、提升产品的档次等。因此,在当今市场上,包装盒的需求极大,而不同的产品的包装盒的要求、尺寸等往往不同。
在部分产品中,其对于包装盒的盒体厚度要求更高、或者需要在包装盒上形成凹槽供产品得以嵌入式地固定在盒体上。但若要增加包装盒的盒体材料厚度,不仅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在切割和折叠等方面也存在加工不便的问题。
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堆叠机,其可以用于板材或片材的堆叠加工,通过堆叠方式加厚板材或片材,解决现有技术中包装盒的盒体材料厚度增加存在的困难,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包装盒的盒体材料的增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堆叠机结构如下:包括:
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轨道和输送辊,用于将物料传递至下一工位;
至少二个过胶机构,其设置有推料单元、料槽、上胶单元,所述推料单元推动放置于料槽中的物料推出料槽并经过上胶单元上胶后将物料传输至输送轨道中;一过胶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中添加入底层物料、另一过胶机构用于向输送轨道从上一工位处输送而来的物料之上堆叠新物料;
对齐机构,设置于输送轨道上,用于使堆叠的物料保持对齐;
所述过胶机构按照加工顺序、沿输送方向跨设于输送轨道之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一过胶机构将涂覆有胶水的底层物料放置到输送轨道中,再由输送轨道将底层物料输送至下一工位上的另一过胶机构下方,由另一过胶机构于底层物料的基础之上堆叠一层新物料。输送轨道使底层物料安装输送方向依次经过一个甚至多个过胶机构堆叠多层物料后最终输出。对齐机构用于使堆叠的物料对齐一致、使堆叠的物料在胶水干结后形成一个形状与底层物料相同、厚度增加的新物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上料和上胶相结合,以推料方式上胶,既使推料与上胶集中于一个推料步骤中实现、减少了加工步骤、极大地提高了加工效率;还通过使二者结合、简化了结构、缩短了输送轨道的长度,大大降低了本发明设备的造价。
此外,本发明之所以使过胶机构同时具备推料和上胶功能,其另一目的在于从底层物料开始,在以后的每一步堆叠新物料时,推料动作和上胶动作都能够一一对应且能够保持同步,使堆叠机整体各部分的分工明确、结构清晰、且跟随功能机构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极为方便地根据物料堆叠的数量,而随意选用多个过胶机构中的至少两台设备进行堆叠物料,使用更便利、也更为灵活。
以及,本发明中过胶机构实现了上料上胶功能的独立化、模块化,进而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装配和维修的难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设有压平机构,用于为堆叠的物料提供压力、使其紧密粘合,所述压平机构包括有压头和驱动压头下压的驱动装置。此外,压平机构还可以用于挤压堆叠的物料之间的空隙、使最终堆叠形成的物料厚度满足加工要求、适于使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过胶机构的上胶单元为上表面上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浩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浩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449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